褚辞:“那你回来以后也抽空陪她去看看,就像带我去看病那样。”
柴悦宁:“……”
旁侧传来了努力隐忍却没能忍住的偷笑声。
>>
还是几人合奏版。
在那轻型的载人装甲车上,柴悦宁第一次看清了褚辞口中那位易博士。
基地日报上说,这位来自浮空城的生物学博士名叫易书云,今年三十九岁,在物种融合方面,有着十分杰出的研究成果。
易书云有着一头略微泛黄的黑发,束成一根马尾,低低垂在身后。
她的肤色是一种不怎么健康的白,面无表情时,眼角泛起的鱼尾纹,让她看上去不再年轻。
她的目光很平静,面对车上的热闹,没有半分排斥,但也没有任何参与的想法。
在听到褚辞说,大家都是想送她回去的朋友后,这位博士只是点了点头,话语温柔地笑着说了一句:“那回去后,你带你的朋友四处看看。”
这口吻,不像一个生物学博士在对实验样本说话,倒像是一个长辈对小辈随口说了一句提议。
柴悦宁不禁想,也许褚辞在浮空城的生活环境,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也许褚辞说的没错,哪怕是一个样本,只要还是人类的模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对有限的自由。
她希望这不是一种错觉。
基地的装甲车一路开至停机处,所有人换乘飞机,被停机场专用的运输带送到了基地升降台。
一辆辆来自浮空城的战机,在升降台两侧飞速“下降”的悬灯照耀下,被送上了地面那片荒芜的平原。
时间是上午九点过,天大亮。
许久未曾看见的阳光,洒落在战机透明的玻璃窗上。
柴悦宁不自觉眯了眯眼。
卢启趴在窗边,语气激动:“今天竟然有太阳啊!”
老向点头感慨:“多久没见到了。”
忍冬深吸了一口长气,叹道:“上一次看见太阳,还是十多年前……”
杜夏无声地握住了她放在断肢上的左手。
驾驶舱的飞行员听了都有些诧异,他目光茫然地扭头看了一眼身后,脸上的表情显然是不太能理解有人能为“出太阳”这种事感慨至此。
忍冬不禁问道:“浮空城是不是想看日出就看日出,想看日落就看日落,不下雨的时候,每天晚上还能看到星星月亮?”
飞行员点了点头:“等到了高处,就没有浓雾了,飞机也是一样的。”
他说着,战机开始随着大部队滑行起飞。
战机飞上天空,脚下大地渐渐遥远,一座座高耸的地面信号塔,都在战机与之渐行渐远后,开始变得渺小,越发像是大地上的一粒微尘。
那是柴悦宁第一次飞上天空,第一次俯瞰这片从小到大行过无数次的平原。
平原上零落着十三座信号塔,除去最中心的三座为主城提供信号外,其余的分别覆盖着每一座外城所在区域。
这片平原底下,是地下城基地。
柴悦宁曾经以为,能够容下两百七十多万人口的它很广阔,但真正从高处望去,她才发现,这片平原也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