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甄应嘉的性子有着相当的瑕疵,但龟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爬到他副手的位置,显然也是下了大工夫的。
林柳笑了笑:“季崧那边的进展也不错,他已经把控了粮草,只要这场战争打起来,他便可以与父亲里应外合,让朝廷消耗更多的粮食。”
林如海点头:“我也开始准备起来了。”
父女二人刚说过此事不久,沿海一带便八百里加急传来战报,说是这场拖了两年的战争,终于还是打起来了。
于是这年的除夕宫宴的气氛,就显得非常凝重且窒息。
不过好在连续三年参加宫宴,林家几人对此已经习惯,从宫里回来后,虽然还是觉得疲累,但比起前两年却要好太多了。
新年伊始,文武百官便因为边关战事提前上值,整个朝堂为这场战争吵得是沸反盈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吵闹的菜市场,而不是全国顶尖人才聚集的朝堂。
林如海老神在在,倒是没有亲自下场吵,但偶尔也会出声煽风点火,最后成功看到场面变得更加“火热”。
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将一切收入眼中,见状不由嘴角微抽,干脆将人点出来:“林爱卿,不知道你有何意见?”
林如海等的便是这一刻,站出来后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段辞藻华丽、优美动听,却没有一点儿有效讯息、让人听了耳朵疼的废话,最后只说了一句让皇上觉得还算有用的建议——
“不管这场仗到底怎么安排,粮草是一定要给足的。正好这段时间其他地方的战事都已经停下,皇上不如下令,调集全国各地的粮食到边关,一定要将这场战争拿下。”
“此次侵犯我边境的不过是海上不起眼的岛国,若是此次战败,以后其他国家有样学样,只怕会不时地前来侵犯。”
“边关战士虽然勇猛,也经不起这般骚扰,最后只怕会吃大亏。”
皇上听完,深觉有理,于是当场下令,让全国各地筹集粮食,一定要将这次战争拿下。
只是作为常年在陆地上打仗的士兵,海上作战是真的不怎么行。
于是不久,沿海便传来消息,说是在南安郡王的带领下,哪怕我方有远超对方二十余倍的兵力,却仍是被地方军队摁在海里起伏,根本就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本来一位几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愣是一直拖到了五六月也没有传来胜利的消息。
就在林如海谋划着,是否要趁此机会,将四王八公谋反一事捅给皇上知道,宁国府却派人到林家传信,说是早已出家做了道士的贾敬,因为吞服金丹过量,宾天了。
发生了这种事,林如海自然不好在这种关键时候将此事捅出来,让宁国府的处境雪上加霜。
于是暂时按下不提,与林柳商量之后,反倒亲自带着贾敏去了荣国府,再转道去了宁国府。
老太太作为长辈,自然是不会过去的。
贾敏跟着邢夫人与王夫人,去找尤氏,顺便搭把手,好让她不至于太过忙乱。
林如海则被小厮带着,去找贾珍。
只是贾珍与贾赦贾政几人尚在道观,不曾归家,宁国府内只有贾蓉尚在,小厮便转道儿带着林如海去找贾蓉。
贾敬出家多年,林如海预料到贾蓉不会因为他的离世而多么伤心,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贾敬死亡当天,看到贾蓉调戏尤氏的两个继妹,调戏不成,转头就抱住几个丫鬟,当着尤氏继母并两个继妹的面儿亲热交缠。
林如海本就是个再正统不过的读书人,如何受得了这个刺激?
也不说打招呼或者帮助之类,直接带着林家的小厮掉头就走,完全没有给宁国府的小厮反应的机会。
那个人都走远了,之前带路的小厮才惊恐大叫:“蓉大爷,您且注意着些吧,隔壁荣府的林姑爷过来了!”
贾蓉吓了一跳,忙不迭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林姑爷人呢?”
小厮欲哭无泪:“已经被您给气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