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也听说了,和宁那边确实不太平,我们得做好防备。如果他们的难民要涌入我国的话,我们一定要做好应对相应的计划”。
王铁城说:
“冰城离和宁边境还是很远的,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难民来我们这边。但是计划还是要做,做了计划用不上最好,怕就怕用的时候没有计划,手忙脚乱。不过和宁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我们还是先把自己弄好”。
崔和英说:
“星河神州对和宁人一向有很强的文化包容度,文化交融上的问题不需要担心太多,到时候主要就是到时候维持秩序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食物和医疗资源的承受限度。
我计算过我们这个城市的承载能力由于最多能接受不到二十万的难民”。
王铁城说:
“这是个耻辱,一千万人的大城市最多只能再接纳二十万外地难民,这确实太少了”。
崔和英却说:
“二十万已经很多了,这还是在我们冰城本身的冬季保障和基础设施都不错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如果是南方正在受到冻灾的城市,就算只来两万,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去承受。
刚才的会议报告也说了,中南部的几个城市已经出现大量的断水断电,自来水管冻裂,电塔输电线断线,地下通讯线缆也遇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更不要说依靠没有暖气,墙壁又薄的住房去应对昼夜温度在零度到零下十度到十五度的夜晚气温”。
王铁城叹了口气说:
“苦了他们了,当然,我们也不好过。这样吧,我去看看警队的情况,看看他们演练怎么样了”。
此时门外有人进来,进来的是另外一位委员。那个委员看着正起身往外面走的王铁城说:
“警长,很意外,我们声学研究所的同志有了意外的突破”。
说着他打开投影仪,把一个存储卡插入进去,选择了一些幻灯片。他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说:
“大家看这里,因为雷达的消失,我们几乎丧失了远程预警的能力。但是声学研究所的同志这段时间连夜工作,赶制出了一个新的‘雷达’。
只不过,这个雷达不是依靠电磁波,而是依赖于声波。这种预警技术在两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现在我们基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最终得出了这种新的声波预警和探测装置。装置根据空气中的细微噪音来分析来袭的方向和高度,但是遇到超音速,或是恶劣自然环境就没办法了”。
王铁城站住,他看着幻灯片里的那些图。
崔和英问:
“声波?超声波吗”?
那个委员说:
“不是,就是普通的声波,说白了就是用一个钢铁和电子设备制成的巨大顺风耳,去听天上的那些噪音”。
崔和英说:
“有点失望啊,我还以为是改良了超声波雷达之类的新东西”。
那个委员说:
“主动向外面发射超声波来代替传统的主流雷达防空,效率几乎为零,距离也非常短,它受限的因素太多了,现在还不现实”。
王铁城此时问道:
“那么,我有个疑问,声学所搞得那个电子顺风耳对核导弹或是超音速轰炸机的预警功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