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将闾的两项怪异工程都渐渐步入正轨,民间的怨言也在减少,一个月的时间,养好伤的赵高终于坐不住了。
明面上他不敢再有任何动作,但暗地里的绊子,却是少不了的。
很快,渭水工地上便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关于“监国殿下好大喜功,不顾民生”、“挖穿龙脉,触怒神灵”、“粮饷即将断绝”的谣言,如同瘟疫般在民夫中悄悄流传开来。
紧接着,便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摩擦和事端:
或是因为一点口角引发斗殴,或是有人故意怠工,甚至还有人试图聚众冲击粮仓。
这些伎俩,自然瞒不过将闾安插在工地的眼线。
消息很快传回咸阳宫。
“又是赵高这阉竖在背后搞鬼!”
将闾听完汇报,眼中寒光一闪。他本想让赵高安分养伤一段时间,没想到对方如此不识抬举。
这一次,将闾没有丝毫犹豫。
他直接调遣了一支禁军卫队,由心腹将领带领,星夜赶往渭水工地。
雷霆手段,骤然降临。
那些散布谣言、煽动闹事的首要分子,在经过快速审讯,查明确实是受人指使后,被毫不留情地当众斩首,以儆效尤。
一时间,血腥气震慑了整个工地,所有心怀不轨之徒都噤若寒蝉。
然而,光有威慑是不够的。
将闾深谙恩威并施之道。
在严惩了闹事者的同时,他也当众宣布,即日起,所有参与河渠工程的民夫,每日加餐,并额外发放一笔慰劳金。
同时,他还亲自巡视了几个工段,慰问民夫,询问疾苦,并当场解决了几个监工克扣、欺压民夫的问题。
一手是雷霆万钧的镇压,一手是雪中送炭的安抚。
双管齐下,迅速稳定了工地的人心。
做完这一切,将闾的目光投向了咸阳城内赵高的府邸,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他没有直接派人去赵府问罪,只是让人给赵高送去了一份“慰问品”——几颗被斩下的闹事者的头颅,以及一句口信:
“赵府令好生养伤,咸阳内外尚有禁军十万,可保府令安寝无忧。若再有宵小之辈,欲扰乱国事,本殿不介意亲自登门探查,届时恐血光加身,污了府令清净。”
这几乎是赤裸裸的威胁。
赵高收到这份“厚礼”时,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他知道将闾这是在警告他,也是在展示肌肉。
赵高阴谋接连被挫败,但他并未善罢甘休,反而更加警惕和忌惮将闾。
在始皇帝明确表态支持将闾,且自己手中可用力量大减的情况下,再轻举妄动,恐怕真的会引来杀身之祸。
咸阳城,暂时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暗流汹涌始终没有停下。
监国殿下那看似荒诞的政令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那神秘的作坊,又在打造着何种利器?
无人知晓。
而将闾,只是按部就班地推进着他的计划,目光早已越过了渭水河畔,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
渭水工地的风波,以几颗人头落地和一笔抚慰金暂时平息。
赵高府邸送去的“慰问品”,也成功让这位中车府令老实了许多,至少表面上,咸阳城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