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妇人上回就送来那样高品质的药材,如今又运气极好地碰到这几株红柳……
他感觉事情不大寻常,可又想不通究竟是怎么回事。
“像夫人这般好的运气,世间罕见呐!”他意有所指地感叹一声。
沈青梧笑笑,没接他这句话。
老大夫是个聪明人,或早或晚都肯定会意识到药材的不寻常,但她无法给出解释,因为这东西连她自己都没琢磨清楚。
更何况,就算哪日弄清楚了催长的原理,她也不可能对其全盘托出。
那是她的秘密,不可轻易同任何人说起。
见她没有想要主动说明的意思,沈大夫倒也不追问,直接便开了价,“这些一共三两半,如何?”
按常理来说,应当是每株一两,一共三两,但上回他占了便宜,那两棵药材的价值比他预估的还要高一些,便这回给匀回去吧。
沈青梧同上次一样,对他给出的价格没有异议,沈大夫给了现银。
“过了清明眼看就要升温,若夫人有空的话,可以去寻苍术,或是青蒿,若有大片的黄连也可。”
送沈青梧到门口时,沈大夫忽然说了这么一句。
她没直接应答,反而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心道他这话中多少有些试探的成分在。
他说的这几样都是治疗时疫的药材,尽管天气热起来后确实容易供不应求,可往年她没来送药的时候,药也不见得会稀缺。
毕竟这几样都是西北盐碱地本土就可以生长的药材,药庄会大面积种植。
但这种试探,她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恶意。
相反,好像其中还饱含着对她的期盼?
她多少有些哭笑不得了,常人若发现异于常理的情况,难道不应该把她当做妖怪再不来往么?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嗜医如命,对一位大半辈子都致力于治病救人的老大夫来说,有什么要比有好药材更让他兴奋?
“我记下了,沈老,您快回吧。”她左手牵着拴驴的绳子,右手抬起朝他挥了挥。
目送她远去,平子刚好送药回到了济世堂,见师傅瞧着某个方向出神,他有些不解地开口道:
“师傅……怎么了?”
“没什么。”沈大夫回过神,垂头看了平子一眼,“随我进去分拣新到的药材吧。”
——
从济世堂出来,沈青梧直奔家具铺子。
路上,她发现有家糕点铺子排着队,仔细一嗅,似乎连空气中都带着甜味。
她想起三番两次来镇上都不曾给两个孩子买过什么吃食零嘴,如今碰到了,自然得带回去一些。
这间铺子里卖的最好的是松子百合酥,很贵,五百文钱,只有四小块,连半斤都不到。
她一见这价格就直咂舌,但仔细一想也觉得正常。
这边毕竟是边境,靠西北,像这种糕点的原材料此地压根不长,需要远程运过来,算上路费这些,自然要贵上许多。
前头排队的几个小姑娘大多都买了这种糕点,她们梳着电视里那种双髻,像是富人家专门出府采买的丫鬟。
轮到她上前时,她余光瞧见有两个丫鬟看着她捂嘴乐,二人一边走一边蛐蛐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