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寡妇听到她的声音转过头,不禁笑了一下。
“小岩娘,你也要去镇上吗?”
沈青梧将驴车停到路边,“是啊,昨日你怎么也没提一嘴,咱正好一起走,瞧你这背篓,多沉啊!”
一边说着,一边将她的东西往板车上搬,感觉最起码有三十斤重,这要是一路走过去,还不得累个半死。
吴寡妇见状连忙起身去扶,有些羞涩地笑笑,“还好,每个月都得去那么一两回,已经习惯了,那啥,你快坐车上,我来赶吧。”
能借小岩娘的光用车拉东西,已然是很大的恩惠了,虽然接触来往过许多次,可再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她还是很不好意思。
沈青梧连连摆手,“不用,这驴的脾性你不了解,万一踢你一脚可就不好了。”
见其这样说,吴寡妇没再坚持。
其实她从未接触过体型这么大的牲畜,确实一点经验都没有,以前只养过两年鸡,可鸡与驴哪能相提并论?
“嫂子筐里装的是榛蘑?准备卖的吗?”
有风吹动背篓上蒙着的旧布,沈青梧刚巧回头扫了一眼,随口问道。
吴寡妇点了点头,“是榛蘑,从枯木上采下来的,我家附近那片有挺多,就攒了这十几斤,对了……”
说着还伸手往背篓底掏了掏,拿出几块松脂来。
“你把这些拿回去,每块都不小,能用十天半个月的呢。”
沈青梧笑着摇摇头,“嫂子准备拿去卖的东西,我不能要,若哪日家里的用光了,再去你那里买吧。”
“你呀。”吴寡妇也跟着笑,其中掺着明显的无奈,“以前咋没发现你如此固执,好像自从那事之后,每回我都说不过你。”
沈青梧轻咳两声,没再搭茬了。
她固执么?可能与以前的原主相比,稍微固执了点?
余下将近半个时辰的路程,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辰时,驴车从镇子北面进到雁儿街,沈青梧询问她常摆摊的位置,送她到了一个类似于农副产品市场的街上。
在这个地方,街道两侧到处都是摆摊的农人,她们到的不算早,好半晌才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寻到一个位置。
吴寡妇在地上铺了布,沈青梧帮她把榛蘑和松木明子摆出来,二人约定午时在镇北门集合,沈青梧便拉着驴车离开了。
找路人问了济世堂的位置,发现离得不远,穿过两条街就是,沈青梧当即赶车过去。
一炷香后,她将驴拴在了济世堂门口的一棵小树上,正巧赶上平子拎着药包出门送药。
平子有些兴奋地同她打招呼。
“夫人来了,真巧,师父前两日出了趟远门,今日刚回来,就在屋中呢!”
沈青梧与其寒暄几句,迈步进了药堂。
沈大夫今日身着一件藏青色的褂子,正在亲自给一位老大爷抓药,叮嘱用量。
他的目光扫向刚进门的身影,二人对视,均轻轻点了一下头,待将老大爷送走之后,沈大夫摸着胡须笑道:“夫人又寻到什么好药材了?”
沈青梧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篮子里的红柳拿出来递到他面前。
沈大夫的眼睛一亮,手上的动作极轻,翻看着药材根系,又仔细闻了闻。
在山上,红柳并不罕见,像这般品质的红柳却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