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文景帝。
“当红新贵?”
文景帝满脸厌烦,“才从定州回来几日,便仗着功劳把汴京城闹得满城风雨,他这种人怎么配当朕面前的当红新贵?”
“既然他已用功劳换了赐婚,那朕也不必再给他别的赏赐,沈昭近日定会忙着筹备婚礼,朕念及他功劳颇封,赏他个正少卿的文职,他也好有更多时间忙私事。”
大监拿着圣旨,一路疾步去了国公府。
“圣旨到!”
“沈昭接旨!”
沈昭嘴角抑制不住笑意,之前那圣旨是给虞清欢的,现下这道圣旨该是给他了吧。
沈家人都跪在地上,满心期待着皇上会给沈昭什么赏赐。
黄金千两?亦或是让他袭爵成为国公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沈爱卿为国效忠,平定瘟疫有功,故特封爱卿为正少卿,让爱卿担子轻松一些,更能在家孝顺父母,陪同妻儿,钦此!”
大监念完圣旨后,便将圣旨折起来递给沈昭,“恭喜沈大人。”
沈昭却愣在原地,迟迟没有要接旨的意思。
“沈大人?”
沈昭反应过来,“沈昭接旨。”
除了吃惊,他更觉得疑惑,当年他主动请缨去定州平定瘟疫,虽说经历的时间有些长,终究最后还是将瘟疫平定成功而回的。
这么大的功劳,皇上就算不给其他赏赐,也不至于让他降职吧?
文职确实更闲,可月俸也更低了不是?
他还打算等着皇上赏赐后,便把那些田产铺子一并赎回来,还能将府中修缮一番,添置下人伺候母亲,现下却是能供一家人吃得起饭就不错了。
沈昭实在不解,低声问道:“大监,皇上可还说了其他理由?譬如……我犯了何错或是?”
大监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沈大人乃是睿智之人,偏偏打理不好家中事务,国公府的事闹得汴京城人人皆知,朝中大人们对您多有不满,皇上也是迫于压力无奈之举啊。”
沈昭恍然大悟,“可、可外面说的那些也不尽然是真的啊,我这就随大监一起进宫,向皇上解释清楚。”
“大人且慢。”大监拦住他,“大人以为皇上不知?其实皇上心里门儿清,不管外面传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到底国公府的名声毁了,若再给大人你加官进爵,朝中弹劾大人的奏折怕是又要堆积如山了,皇上也不好做啊。”
“大人还是好好珍惜现下这份官职吧,以国公府现在的名声,大人将来很难再往上升了,不如做好当下,兴许哪日皇上高兴便给大人恩赐了。”
沈昭听得脸上青一阵紫一阵,他没想到外面那些谣言这么快就传到了皇上耳中,还引起朝廷那么多官员的不满。
这样一来,他好不容易挣来的功名一夜之间全没了,闹得满城风雨,皇上不惩处他就算是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