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修士,无论熟悉不熟悉的,几乎都从九洲界这个道缺之所,准备前往山海界之中,渐渐与无穷诸世开始接触,交流争斗。
在去往新天之前,张衍找到了峨眉派众修,询问他们那位“祖师”,是否也要一同前往。
“玄元道友怕是不知,风祖师自从离了溟沧之后,就一直和洛祖师在天外混沌之中修行,隔绝了所有消息。”
“不过,以两位祖师的实力,若是想要寻找我等,并没有任何疑难。”
听完连山大师所言,张衍点了点头。
他前些年刚成就象相的时候,曾经与连山大师聊起过“上一世”的事情,其中就有他们的修行情况。
当然,关于长眉真人镇住无数时间支流的事情,连山大师他们也不知,更别说灵空天界的布局了。
张衍只知道,连山真人他们上一世的修为,就有差不多类凡蜕境界,他们口中的风祖师和洛祖师,说不定就是凡蜕之上的境界。
在张衍和九洲界众修,离去五百年之后,洛天仙成就真阳,在这个世界走到了类准仙帝的境界。
又三百年之后,风羲也成就了真阳。
到了真阳之境,若立于一地,无需去刻意做什么,凡法力涵盖之所,天地顺其意而转,万物遂其性而生。
所欲之事会逐渐走向发生,所恶之事自然而然天机阻碍无再现可能,若是发生之事出乎真阳决定,那只能是遇到了另一位真阳。
真阳修士可以开辟部宿,一念之间无数界天生灭,宇宙生灭也在真阳一念之间。
这种境界,风羲和洛天仙,并不陌生,就是准仙帝层次的伟力。
可真阳有一点,不同于准仙帝,那就是这一体系的修行,有确定的前路可走。
大部分的修士初入真阳,因为不能完全掌控自身法力念头,会有分身作乱。
所以二重境的修行,多是在收服自身法力念头之上。
风羲和洛天仙这种,经历过“遮天”法一念生死,也感受过“一世之尊”法他我归一的修士,几乎是一成真阳,就直接迈入了第三重境界。
真阳第三重,借助造化精蕴或自身对造化精蕴道法的感悟,达到无空无量之境,周回溯往,用以无穷。
法力无有上限,无量无穷,没有了“空无”拘束,己身与天地再非彼我存寄之道,而是从中跳脱出来了。
若把天地比作是庐舍,那么哪怕庐舍不存,也与自身无有半分妨碍,心思若起,便可再筑神庭,心思若寂,则诸有皆虚。
“真阳第三重,其实已经有了不少仙帝的特征了,所以这边的修行,境界与境界之间的联系性特别强。”
“在我们那边,准仙帝已经要自己开辟前路了,至于仙帝,更是只知这个境界的特征,无法告知后辈怎么成就这个境界。”
在感悟了真阳第三重的体会之后,洛天仙不由感慨了一句。
风羲闻言,却摇头一叹:“那边的世界,修行刚有起色,马上就迎来诸世大祭,万界成墟。”
“也不知道多少天才,还没来得及崛起,就泯灭于高原大祭之中了。”
“只要将来能将黑暗诡异彻底平静,自可让后辈修士,不断开创新路,接续断法,如这边的修行者一般,始终可以看到前路所在。”
洛天仙闻言,深以为然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山海界的方向,却见峨眉派门庭已经立起,甚至都有了不少的徒子徒孙。
虽然还不如溟沧、少清两派,却已经不弱于冥泉宗了。
“走吧,我们该去寻找成就炼神的道机了。”
炼神境,已经相当于彼岸和仙帝境界了。
别说风羲此前的修为,不过是准仙帝和造化圆满,就是洛天仙这个曾经的仙帝、彼岸,对于成就炼神,也要仔细琢磨一番。
还好当初在虚寂之地的时候,风羲和妖皇女娲、粉女帝这两位祭道、最古老者,曾经推演过他成就炼神之法。
不然的话,他还未必能比张衍更快进入炼神。
毕竟这位天命之子的残玉,不是简单的推演功法,还能代入其中进行修行,将修行之中的歧路错途,尽数找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