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的剧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格式。此外,中文的信息密度远大于英语,实际拍摄中,一页中文剧本大概能拍出两到三分钟的成片来。也就是说,盛闻之的原始剧本,从拍摄需要上来讲,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些是古文华讲给商叶初听的行业内幕,现在被商叶初搬来,加工一番,忽悠起了盛闻之。
理论上讲,作家应该是一群知识面较广的人。但盛闻之主要的创作方向显然是悬疑小说和惊悚小说,而且从来没指望过自己的小说影视化,应该不会了解这些电影行业的业内知识。
她在赌,赌电影业知识是盛闻之的盲区。
果然,盛闻之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反驳商叶初,而是捏起几张纸来翻动着:“真的吗?这一页,只能拍出一分钟?”
还好,看起来盛闻之还真不知道。这就好办了。
商叶初清了清嗓子:“你不相信?《哑婆》当时的剧本有一百多页,拍出电影后也是一百多分钟。你忘了?”
盛闻之是读过《哑婆》的剧本的,依稀还有些印象。他迟疑地点了点头。
商叶初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拍《哑婆》时,剧组为了照顾齐鸣老师和李振祥老师的老花眼,剧本统一采用的是大号字体和稀疏行距,页数当然比眼前这份剧本多了。只是人的大脑不会事无巨细记录一切,盛闻之是绝对记不起这些微末细节的。
“这样吧,咱俩举行一个剧本围读会,你一句,我一句。一页两页肯定不准确,咱们干脆看看读完整本剧本,会花多长时间?”商叶初又释放出一记攻击。
这一句显然正中心病,盛闻之顿时露出厌倦的表情。他这段时间改改写写,剧本几乎能全篇背诵。再让他朗读一遍,真的要吐了。
“行了行了,我相信你。”盛闻之摆了摆手,“那你今天来找我是什么意思?想让我扩写?那是不可能的。一间杂货店里就那些东西,已经写尽了。”
商叶初轻咳一声,眼珠子转了转:“我知道。我们老板的意思,现在的电影,加些爱情戏才有市场。所以……”
“不可能!”盛闻之立刻站起身,将手中的毛巾一丢,脸色因厌恶而微微扭曲,“告诉你老板死了这份心!”
商叶初在心里给季君陶点了根蜡,站起身拍了拍盛闻之的肩:“你放心,我已经拦下她了。我说,你是绝不会同意的。”
盛闻之这才松了口气:“幸好你了解我,叶子。”
了解他的叶子将他按回沙上,循循善诱:“但一部电影的时长总要凑够。这部《规则杂货店》只够一半。我和公司商量了一下,公司的意思是,你能不能补上另一半?”
“补上另一半?”盛闻之喃喃重复道。
“意思就是,”商叶初心里其实也没什么把握,盛闻之就像一枚受潮的烟花,谁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会爆炸,“你知道那种单元式的电影格式吗?像《四个人的朝圣》或者《五行者》那样的。分段式呈现每个角色的故事,每段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不看前面那段也能看懂。”
“公司希望把这部电影拍成这个格式,所以需要你尽快赶出另一本小说来,拍成《规则杂货店》的姊妹篇,和它拼成一部电影。”
盛闻之瞪大了眼睛。
完了。商叶初心里哀叹一声。
盛闻之站起身,俯视着商叶初,眼中说不清是愤怒还是震惊:“赶出另一本?你难道以为写小说是做馒头,面粉兑上水,想蒸一个就蒸一个,想蒸一锅就蒸一锅?”
盛闻之的地雷区无处不在,商叶初早已做好避雷指南:“这不是强制的……”
“强制?”盛闻之的脸扭曲了一下,“你们有什么资格强制?”
盛闻之怒的表情,一下让商叶初想起了初中时他被班里那群男生取外号和起哄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好像没有一点进步,还是那个别扭的少年。
到底是要把盛闻之的东西改成亲妈不认的样子,商叶初此刻对他多了不少耐心:“没人要强制你写东西——好吗?瞧你急什么?头上的水都甩我身上了。坐下。”
盛闻之顿了顿,到底坐下了。他垂下眼睛,腮部被咬得不断鼓动着。根据商叶初对他的了解,这个表情,意味着他的忍耐已经到了某种限度,随时会翻脸走人。
商叶初捡起被盛闻之丢掉的毛巾,站到他身后,动作轻柔地帮他擦起头来。
一下,两下。盛闻之质很好,头乌黑油亮,像一匹长长的缎子。商叶初嗅到了男士洗水的味道——时山代言的。
在这样的动作中,盛闻之的脸色渐渐好转了一些。
“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写一部同类型作品是不可能的。”盛闻之硬邦邦道,“不是钱的问题,我不想写。”
“那这部电影很可能就会泡汤了。”商叶初慢慢道,“几十分钟的电影,谁会去电影院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