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观影体(4)◎
对于这些天幕之下围观的人来说,这其实也算是一幕让人备觉艳羡的场面。
上有父亲打造了定国安邦的根基,留下了诸多文臣武将,下有为他开疆拓土覆灭高丽的女儿,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政治头脑绝佳的副手,以皇后的身份为他打理朝政。
——如果这个皇帝的实权还能掌握得更加牢固一些的话。
看看李治那复杂难言的表情,对此颇觉羡慕的人就少掉大半了。
倒是有个声音忽然在人群中响了起来,“这怎么不叫天幕内外都是合家欢呢?”
平阳轻咳了一声,以示提醒。
偏偏开口之人在生前便敢起兵反唐,若是在后世,也该当以起义首领而非叛贼乱民的身份被记入史册,如今到了地下,更有对李治冷嘲挖苦的胆量。
她也更没忘记,若不是州郡府官失职,没能在天灾之后给身处困厄的百姓一条活路,她又何止于会走到揭竿而起的这一步。
归根到底,还是统治者的无能。
而永徽年间,武氏还不是皇后,能怪的只有李治。
如今看到李唐亡于他手,陈硕真才懒得给他面子。
要不是看在平阳的面子上,说出来的可能就不止这句阴阳怪气了。
但即便如此,对李治来说,这句话也无异于一把利刃直插心肺。
合家欢?
早已身在地府的父亲,和他那两个比他更接近皇位的哥哥,早逝的母亲和妹妹,被他亲自逼迫到死路上的舅舅,还有他那三个当过太子的儿子,可算是全到了个整齐。
看起来是挺团团圆圆的。
至于天幕之上,也还真能算是一出父慈女孝,阖家团圆。
李治本想张嘴驳斥,却先被李世民打断在了当场。
李世民疾走两步,握住了李治的手腕:“雉奴,你是怎么死的?我大唐又为何会亡!”
众人的目光也当即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哪还有工夫去看前朝皇帝和起义首领之间的针锋相对。
不错,这也确实是对他们而言最想知道的问题。
地上的人死后魂归地府还需要时间,众人所知道的消息还差不多停留在一年多前。
那时候的大唐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有亡国的迹象。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治有头疾,还因为李弘愚蠢,被世家所摆布,以至于风疾加重了数倍,但无论如何,他都还远不到会直接暴毙的地步。
还有,若不在南北朝这等无比混乱的时代,发生类似于侯景之乱这样的暴动,前朝最后一任君王也大多会得到后面朝代的善待,那么李治为什么会死?
作为李唐更加名副其实的奠基者,李世民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可在他的面前,那个向来乖巧温顺、对他无话不谈的儿子沉默在了当场。
李治是当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他该怎么说?
说他先立后废的太子居然会联合宗室一并逼宫?
说他委以重任的皇后居然会以“天无二日”这样的理由趁乱将他一并击杀?
说他那个已经封无可封的女儿手握军政大权,恐怕早已彻底变成了她母亲的支持者?
他明明已经抵达地府了,心口却仿佛还有那利箭迸发的刹那,因贯穿而造成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