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和皇帝叫板的事,秦不弃也做过一次。
那次的下场是阿圆的死,和她的一场牢狱之灾,如果没有徐风后面的出手相救,她或许真的就死在牢里了。
也是那次让秦不弃意识到,她或许并不适合留在这里,也第一次让她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时隔多日,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华誉最后的结局却没有像秦不弃一样狼狈。
或许是因为华应飞和老皇帝不同,他太过仁善,也或许是因为华誉和秦不弃不同。
总而言之,华誉虽然拒绝的干脆,引来了朝堂上众多大臣的一阵非议,华应飞却没有因此动怒。
他似乎缺少一些皇帝该有的性子,缺少一点疯狂和对皇权的倾慕。
老皇帝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尽管他年轻时仍有传出过暴君的名声,但他和历任的每一位帝王一样,他们都有侵吞天下的野心,也有对皇权绝对的倾慕。
因为向往,因为妄想得到,于是他们前赴后继,不顾生死。
可华应飞没有,他对此可以说是毫不在意。
他从来不想要,在他人觊觎他的东西时,他也不会有愤怒的想法。
“二皇姐。。。朕是借你的,等来日天下太平了,朕一定会还你。”
当着文武百官这么多人的面,被这样不留情面的拒绝,就算华应飞真的不在意,他也会觉得尴尬。
“陛下连当下围城之战的封赏都给不了本宫,还指望本宫能相信将来?”
骗人至少也说的可信点,这番空口白牙就想套走她的兵权,把她当什么了?华应飞吗?
“陛下的好听话说的够多了,如果叫本宫今日来就是为了说这些,本宫劝陛下还是少费功夫吧,如今整个京城里陛下能用的上的只有几百人的禁卫军。”
“要是陛下还用这种态度对待本宫,等过两日叛军又围城,到时候可别怪本宫袖手旁观了。”
华誉轻飘飘丢下两句话,不再等华应飞的回答,转身头也不回的往殿外走。
就算明知她此举是藐视天威,也没人敢说什么,没人敢拦她。
谁叫她说的对,如瓮中之鳖的京城里只有华誉手里有兵权,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成为下一个叛军首领。
华誉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冷笑连连,什么破规矩,破礼数,只要她手里有权利,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就不遵守,谁敢跟她大声说话?
从前,秦不弃经常在想,这座外表光鲜的紫禁城,到底为什么就能引的全天下人趋之若鹜,为什么谁都想进来。
她不属于这里,从小生于这里,长于这里的华应飞同样不属于这里。
所以她一直也弄不明白,到底谁该属于这儿,直到今天见到了华誉。
以她浅薄的见识或许无法揣度其中含义,但她务必确信,华誉是最该属于这里的人,她最适合这里。
“咳咳,二皇姐的事朕私下会再找她商议,今日早朝便先到这里吧,退朝。”
尴尬在所难免,不过既然华誉走了,他也该干自己的正经事了。
文武百官陆陆续续散了,只留秦不弃还站在原地等着,也不是她不想走,主要是。。。华应飞他不肯松手。
宣布退朝后第一个动的人是华应飞,他三步并两步急匆匆走下来,抬手抓住了秦不弃的手腕,生怕自己动作慢了秦不弃转身就走了。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等到人又出现在他眼前的,怎么能这么说放就放。
像李素那么不分场合横行霸道的人可不多,尤其是在金銮殿前,人人都揣着一肚子心眼,将皇帝的话来来回回咀嚼千百遍,生怕曲解了皇意,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眼看华应飞和秦不弃这幅样子,他们也知道现在该干什么。
别想了,最好什么都别干,转头赶紧走就行,留在原地眼巴巴的看很容易挨揍。
“阿典,能不能别走,我好不容易才见到你。”
华应飞面上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说话时头上的十二旒冠跟着身体一起晃动,秦不弃抬头看他,二人距离如此的近却总让她感觉很远很远。
十二旒冠上一层短短的流苏遮住了华应飞半张脸,明明这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为什么会看不清真容。
华应飞不明所以的看她,曾经那个需要抬头仰望的人,如今也终于成为了需要被仰望的存在,可他对这样的转变似乎还没能完全接受。
“找我有什么事吗?”
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情绪,秦不弃面上挂起一抹笑意,如今正处在局势最关键的时候,她不能给华应飞添乱,就算要走,也要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提。
“其实也没什么,朝中的事有太傅帮我,虽然还有些吃力,但也算是能应付过来,我只是因为太久没看见你,又不知道去哪找你,所以只能把你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