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太太这次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下令,叫她溜进大老爷的后院,去库房找一只刻着「鹿鹤同春」的紫檀匣子,那里边装着五老爷做梦都想借来读一读的古本。带锁不要紧,先带回来再想办法。
早前还说是为了七爷呢,扯的谎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摆明了没把她放在眼里。巧善被「吓哭」,口称不敢,苦苦哀求。
五太太一改先前的和善,横眉冷眼,拿青杏来要挟。
巧善不得不答应。
为保万无一失,五太太要她将纸上这四个字认全了才能走。她一靠近,五太太嫌她身上有狗气,用帕子捂鼻,后仰躲开,叫碧玺过来看着。
对付自负的「聪明人」,装傻比显能管用,巧善畏畏缩缩,磕磕绊绊,费了一番工夫才记住。
五太太愈发嫌弃,却没起一丝疑心。
碧玺用冷水帕子给她擦脸,冻得她一激灵。碧玺随口哄几句,送她去见赵暘。
他们该走了,碧玺没离开。
这是要盯梢呢。
巧善心知肚明,蔫蔫地跟着赵暘走。
有碧玺在,赵暘也没了说话的兴致——身边伺候的人多,只有巧善不把「太太」和「为你好」挂嘴边,跟她说话才有意思。
第30章并肩作战
五太太想得周全,让碧玺跟到底,倘若巧善偷盗被抓,便让碧玺嚷起来,把事闹大。赵曨和赵明住的院子就在闲野居后边,与后院只隔一堵墙,听到动静不过来照看父亲伯父,那是不孝不仁。
人一多,她来掺和就不打眼了。赵明护短不要紧,赵曨没了父母替他操心,她不信他不想藉机混点好处。
机会不能时时有,事未必有那么巧,她都想好了,今日不成明日再来。赵明十六迎亲,这几日是府里最忙最乱的时候。正是因为亲儿子成婚,大老爷忙着翻箱倒柜,王巧善才有机会跟着去帮忙。
这是最佳时机,因此她思量再三,丢开「徐徐图之」,选择当机立断,尽快执行。
她想得很好,然而,碧玺连闲野居大门都进不去,巧善也是。
「老爷跟前有贵客,不便打扰。七爷进去见见世面,学学待客接物。里边有的是人伺候,你们进去做什么?走走走,别在这挡道。」
门都进不去,五太太再着急也没办法,发了几通火,还得老实等着。接下来都这样,到了十三,连赵暘都进不去了。
「几位舅老爷住进来,大老爷忙着招待,这阵子走不开。七爷请回吧,十八再过来。」
碧玺看向巧善,脸色很难看。
巧善无辜地回望,眨眼等着她指示。
碧玺没有通天的本事,她也不能怎样,才说两句讨好的话,就被赵暘打断。
三哥成亲,他们五房帮不上忙不说,还时时来打扰,本就不好。况且回去多读,读好了再来请教也是一样的,因此赵暘客客气气道谢,当即要走。
门子身后钻出一个家安,嗔骂:「这小鬼头不会办事,话只会说一半。七爷,您再等等,小的还有几句话要说。老爷常夸您聪慧勤勉,说家里总算出了个真正的读书人。他老人家记挂着这事,翻出一些用得上的旧物,叫小的给您送过去。您看,太太跟前什么时候方便呢?」
这事伯父提过,赵暘听了恭维,又得偿所愿,喜形于色,咧嘴道:「眼下就很好,趁早带回去,母亲见了指定高兴。」
他母亲确实高兴。
家安和家岁各挑一大担,往东小院送。东西重,且重要,不能轻易撂下。甘婆子提早叫丫头们回避,好叫他俩把担送去正房。
方才碧玺先回来传信,五太太早就在廊下等着了。
东西一件一件往外搬,五太太的眼都看不过来了,一见到「鹿鹤同春」,再也坐不住,手扣着炕桌,急切地站了起来。
碧玺上前搀扶,悄悄地提醒。
家安将三只箱子单独摆一边,又行一次礼。
「回太太话,我们老爷说七爷很有长进,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只读书不做事,该学着料理家务丶外务。这里边除了读书用的东西,还有些金银细软,请太太教他打理。家里的帐目算完了,老爷把几位爷和小姐都叫去看过,帐上的数……一言难尽,但总还有几样用得上的玩意。老爷叫他们几个分了,七爷挑了这三只箱子,这是外边来的,老爷一时想不起里边有什么,没写在单子上。走的时候匆忙,小的们办事不力,库房乱得很,没找着钥匙,还请您见谅。已经在找了,也派了人去外头找锁匠,会尽快办好。」
五太太惊诧,厉目瞪向贴边侍立的巧善,见她毫无动静,这才扭头看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