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善听来的故事,都是菩萨手一扬,降下神迹,有缘人所求之事即刻圆满,只需一句「阿弥陀佛」!不曾想菩萨办事,也要花钱找人通融。
原来都这样为难。
她暗自叹气。
小英善解人意,笑道:「不要紧的,多少是你的心意,要是过意不去,就诚心诚意多磕几个头,先求件小事。」
巧善一心想着早些回家,可是白纸黑字红手印,铁板钉钉的事。二十两买她五年,小英有月钱,她该是没有的,身上只有娘给的十二个钱。
十二个铜板应该办不了二十两的事,不要为难菩萨。
她想不到别的,只好问:「我先想想。小英,你求的什么?」
小英抿嘴一笑,左右瞧一遍,伸着脖子凑近些,头挤头,压声说:「求菩萨保佑我下辈子投个好胎,也能做回千金小姐。」
「不是说行善积德就好?我们多拜拜,多念佛,这也不行吗?」
「行善积德也得花钱呀!你看故事里的大善人,铺桥修路,施粥布善,才会流传下来,没听说谁扶了谁一把,就被记住了。你想啊,不论男女,不论老幼,都想求点好事,舍不得下本钱,那好事只怕轮不上我。这话是我姐姐教的,她是大太太院里的翠英,你知道了吧?好生记住这话,准没错。」
「你家还有别的英姑娘吗?」
「没有,连我也不带英,进来伺候才改的。先这么叫着,等主子再赐一个好的。」
第2章一个奴婢的诞生(二)
巧善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跟着去烧香,庙里的老师傅从来不提钱,只说心中有佛便是缘,因此她并不认同这些话,偏又不知该从哪说起。
人家是好意,她记住就是了。
「好,我听你的话。」
小英是老么,自来是要听话的那个,自打认识了巧善,便有了些做姐姐的威仪,因此爱得不得了,做什么都要带上她。
逢八的日子,照例要往家庙那边送素鸡丶莲蓉糕和新鲜果子。
黄嫂子指派干女儿去,小英带上了心爱的跟班,一路走一路教,老气横秋感慨:「你瞧,我都叹多少回了,果然是谁带孩子谁老气。」
巧善抿嘴笑,想了一会,认真道谢:「多谢,叫你费心了。」
「我嫂子生了娃,成日里吐怨气,脸拉得老长,像我娘那一辈。」
弟妹出生后,都是巧善姐妹照看。她深知其中艰难,柔声劝道:「娃不容易,夜里要醒好几回,他只管哭闹,照看的人睡不成觉,头疼。想必她是太难受了,才会如此。」
「怪道眼下一片乌青。」
「你们要当差,也不容易。她不想扰到你们,只能一个人苦撑。肝郁气滞,就像你说的那样了。」
「那倒是我错怪了她,幸好先同你说了,没跟她吵。」小英叹道,「巧善,你是个好孩子。下辈子我们或是做亲姐妹,或是做主仆,我一定对你好。」
巧善含糊应一声,隔着月洞门,远远瞧见几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往这边来。
这些人个子高,走路疾如风,四个成排,气势汹汹。
巧善腿软心慌,抱住小英胳膊,颤声问:「不是说男女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