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挨排着年长高仰的绿树,
树干皴裂出的缝隙被草苔爬铺。
是否黄昏已来临?
夕阳残有明朗光晕。
稚童在路上心思朦胧。
树叶层层叠叠遮挡光明,
天空变成密密麻麻的小点。
孩童喜爱在疏枝处昂首仰望,
枝条轮廓明晰衬映高悬的天空,
天空有天空的形状,青叶有青叶的形状,
枝条有枝条的形状,它们编织在一起了。
黄昏已经来临,
夕阳隐去光晕。
卸掉农忙归家吧!
孩子嬉游至何处?
幼童跑跳到田垄上,
微风新草将他召去。
稚童双手提拎起布鞋,
田间水洼又把他吸引。
小脚踩印出来浅浅泥洼,
只为探看刚生出的白伞。
小伞大伞争挤聚抱在一起,
小手轻轻一碰大伞裂碎了。
繁华之地有规划得体的园囿,
为何有人仍旧眷念乡间古路?
造物之景追似幻梦,如何索寻复察存迹?
孩童所历经的山峦,所游观的树影畦田,
所眷恋的河谷溪川,难道就此远去了吗?
“予瑊,你写的挺好的嘛!”搴晫儿夸赞着。
“我尝试着写了上阶格式的诗文,这个格式的我很少写,现在写了一下,觉得真的不好写,你应该能看到我修改了许多的字句。”
“没事,到时候再按照格式誊抄一下就好看了。”
“嗯。”
“予瑊,你很怀念自己小时候的时光吗?”搴晫儿用平和的语气询问着。
“应该是吧!那时候大家都在,生母也在,二哥炳仁也在,养父也在。”迎天。予瑊说话时心中似乎有着难以名状的落寞。
言及此,迎天。予瑊忽然沉默了起来,搴晫儿似有所感,她亦沉默着站在迎天。予瑊的身边。
“予瑊,我看到你写的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因好奇而走来的诗诗姨看着迎天。予瑊的诗文满脸疑惑。
“予瑊写的这首诗格式仿古上阶,虽然现代的诗不再如此排砌,但它的意义应该也不难懂吧。”
“诗,我倒是读的懂。我不解的是予瑊他是真的痴傻吗?我看他这文字也不像是个傻子啊!难道傻了,更会写出好的诗词来吗?难道只有发癫了,才能更有想象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