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了这么久,小乖。”姥姥正在客厅纳鞋底子,心想这孩子下午去那么久,找谁去了?都上学呢。
“姥姥,我跟您讲,我今儿个干了件了不起的事儿!”长安详细地把事情讲给姥姥听。
姥姥把手里的半成品鞋底子放在针线筐里面,拿起边上的量尺说,“小兔崽子,什么敢参与。”
长安冷不丁的挨了一下打,抓紧往外跑。
“姥,好人好事。”
“还说,还是没长记性。”姥姥也跑起来,挥舞着她的量尺,脸上充满了后怕。
长安跑到外面,在院子里水龙头下正洗菜的秦奶奶看到了护着长安说道,“老叶,这么大孩子,干嘛打孩子?”
,!
“你听听她干了什么,你家小明也跟着这。”姥姥放下量尺,眼向长安瞅去。
“跟着人贩子找到了窝点,碰巧小明走近道路过人贩子家,去报警了。”长安觉得今天小明怕不是也得挨顿打,大人有时候感到恐惧,也会打孩子发泄一下,哪怕是路过。
“这不是好事吗?什么,小明不是和你哥去劳动了吗?”秦奶奶本来还在拦住姥姥的手也放下,转身往屋里面跑去。
“你个小兔崽子,又走小道,还逃课……”
长安和姥姥凑一起听着屋里乒呤乓啷的声音,“秦奶奶真勇武啊。”
“还想挨打,长记性了吗?”
看着姥姥的戒尺,长安就差敬礼的保证到下次遇到这种事情先求助大人。
“看你怎么和你爸妈交代吧,少不了一顿打。”
听着声音过来的大婶大妈纷纷向姥姥打听什么事。
看见姥姥这和他们大概说这个事情,长安赶紧去把客厅的书拿回卧室,远离现场。
至于秦小明,自求多福吧,秦奶奶的暴躁名声多半是打他和他爸传出去的。
叶妈说以前是开朗爽利的秦阿姨,生了调皮的独子后,走上了三天打孩子的道路,并且秦大哥也是下乡放电影救孩子才离去的。
自己今天留下来看守是有底气逃跑,不会在他心里是“孤胆英雄了”吧,回头还是得念叨他注意安全。
别成为了错误榜样。
晚上,经受住了三代审问的长安累觉不爱。
打完孩子的刘父说道,“回头得和街坊们说一下,孩子大人都结伴走,长安你也是。再请两天假,直接去考试。”
姥爷望向长安说道,“这两天别出院子,去街口上茅房让你姥陪你去,白天打柜子,你和倩儿玩去。”
“那我还是在家看书吧,考一百分。”长安想了想,毕竟年龄差太大,能玩什么呢?
吃完饭大人们都去外面乘凉唠嗑,长民二哥又好奇的问了一遍细节。再次叮嘱道,“你这俩小子,下次别冒险,咱们都比不上大哥有本事。”
当兵前的大哥是他们仨最厉害的,毕竟姥爷他们逃荒,没点手段怎么能顺利进京。
姥爷的太爷是县城开武馆的,后人不争气,成了普通的农民。但是还是会两手,既强身健体,还没人敢招惹。
教给他们三个,还是大哥有力气和天赋。二哥有脑子记得住招式,使不上劲。原主也是力气小,但是弹跳,跑的都很快。
要是放在自己那个能吃饱肉的年代,二哥和原主起码能撂倒三俩人,现在只能出其不意,跑为上策。
星辰诀虽然让长安得到点改变,但是也没有力大无敌的地步。
:()快穿路人就要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