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顶的长安想了想跟不上去,这条小道直溜,一跟就得暴露了。
等啊等。
终于秦小明带了仨警察来了,后面还跟着互相搀扶的男女,长安站起来翻过房脊,在墙上走一段后才跳下来。
“叔叔,那些人跑了,这个屋子还有门,老头谢顶,一圈头发,手肘有白灰和黑色补丁的灰褂子,灰裤子,胶鞋。老太婆缺俩颗门牙,穿洗的发白的蓝上衣,灰裤子,鞋也有补丁。都背着框,框上盖着蓝色白花布。”
没等俩人开口问,长安喘口气后再次说道:“顺着门口直走向南拐的弯,再走就看不到了,十来分钟走的,没抱着孩子,也没哭声了。”
听到这里,俩警察直接翻墙打开门就进去,从东侧小门追去。
留下的警察对长安说道:“小同志,这太危险了。还敢翻墙,要是掉下来怎么办。你看清孩子有什么特征吗?”
“男孩,手上带着核桃红绳,穿着红肚兜,肚兜是黄线绣的长命锁样子的花纹,手背有青色胎记。”长安把留意到的信息跟他们说道。
听到有胎记,跟着来的二十左右的妇人急切说道:“是小清,他手背有胎记。”
确认了孩子是这家的,警察叔叔对着他们夫妻说道:“我留在这,说不定有什么线索,你们都先回局里面让其他人也过来。”
转头对着长安和小明说,“小同志,你们也跟着去,把看到的跟那的同志再说一遍。”
孩子爸爸本来还想跟着去找孩子,转念一想,这段路七拐八拐的,还是得找更多的人去找。
一行人来到派出所,这还有孩子奶奶在哭嚎,听到有消息了,拉着她儿子就要问。
“娘,我先跟所长说,先知道什么让书梅跟你说。”
说完孩子爸爸就往里面跑去。
只见长安与小明已经快步走到另一位警察叔叔面前,并将事情的详细情况向他讲述了一番。
长安仔仔细细地把拐卖孩子的那两个人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等等都从头到尾给描绘得一清二楚。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每一句话都说得格外认真且专注。
而那位警察叔叔则一边听着他们的叙述,一边快速的记下来,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大致的情况。
整个场面显得既紧张又严肃,大家都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才能拯救那个被拐走的可怜孩子,甚至可能不止一个,毕竟是一人背了个大筐。
等他们内部部署完,留守的警察叔叔好奇问长安怎么发现不对劲的。
“小孩少一只虎头鞋,也不知道找。哭的红了脸,也不哄,她还有闲心踹我坐的石头。包着的破布也和好的肚兜不一样。这时候谁家孩子丢鞋不找啊。”
长安缓了口气再次说道:“我骂她,她还掐孩子。”
旁边的秦小明也赶紧说:“我上午去那家还上着锁呢,那块地方没人住。”
听完长安和秦小明的话后,警察叔叔还是教育了俩人,都是小孩子,遇到危险观察过后不能停留在原地,要是被发现,还搭进去俩人。
不过还是肯定了他们的帮助,知道这些也许能更快的找到孩子。
差不多五六点钟,天色还是大亮行,想了想还是派了个二十左右的青年警察跟他们回去。
毕竟刚发生拐小孩的,不能不防。
走回去的路上,秦小明好奇问道:“警察叔叔,孩子怎么被抱走的啊?”
青年警察摸了摸秦小明的头,“说是在院子的推车里面被抱走的,那家住的都是独门独户的,他奶奶进屋去泡奶,这一会被抱走了。”
“四邻街坊没人看到吗?”长安也想知道怎么回事。
“他们那块的供销社今天下午有海带和鱼,以往坐门口的老太太要么去排队,要么睡午觉呢,正巧没人看到,出了那个胡同别人也不知道这不是她家的孩子。”青年警察继续回答道。
并再次说道“我们定会尽力找回孩子的。你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再想办法报警或者求助周围的大人。有时候这些人是团伙,可不是两三个人。”
看着前面就是自家四合院的胡同,长安和秦小明让警察别送了,俩人跑进了院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回到家后,长安和秦小明的心情依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