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不少胸怀壮志、眼光独到的英才们,似浪尖上的勇者般,驾风破浪,披荆斩棘,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这场时代巨变中的先行者。于是,无数怀揣梦想与希望的青年们,齐喊着“走出去,创未来”的口号,纷纷踏上南下的征途。乌山之中,隐匿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这里的居民不过几十户,世世代代都以农耕为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看天吃饭的朴素生活。然而,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退耕还林政策),一时间大家伙是无地可耕,无米可种。龚家的老辈子走得早,留下兄弟姊妹五个,俗话说长兄如父,龚家老大自然肩负起了操持家务、照顾弟妹的重任。这突然的没了地,算是断了生计,龚老大为此是夜不能寐,焦虑不已。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正逢改革之秋,各地市、区、县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规划项目,这搞开发就需要人力,于是乎各类招工启示是层出不穷,这股风自然也吹进了乌山。这天,指标下放到了村委会,当时的村长是位老革命,是真正接受过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洗礼的人,那可真是“一颗红心,心向党,满腔豪情,为人民”的主儿,在村里可谓是德高望重,这也间接的为现任村长之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老村长一生的心血都扑在村里,眼下有这好机会自是不敢怠慢,马上召集村中的几位干部连夜部署工作,公告栏张贴的招工告示一出,村中的老少爷们儿些,是纷纷响应。龚家人一合计,觉得是个机会,可家里三个男丁,老二孩子尚幼需要照顾,老三还是个未成年的愣头青——最终决定由老大带着儿子南下闯荡。在安排好家中事务后,龚老大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交与老二,自己带着孩子登上南下的渡船,投身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光荣事业中去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龚家父子在工地上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一晃三年下来,倒也不是毫无收获,但这卖体力的辛苦钱又要满足日常开销,又要补贴家用,剩下几个大子儿想要在这钢筋混泥土搭建的森林中混得一席之地,无疑是杯水车薪,好在自己混的施工单位是国营的,住有工棚,食有盒饭,还不至于活不下去。这年,家里出了大事儿,龚老大的婆娘突发重疾,一家人东拼西凑,拆东墙补西墙欠了不少外债也没给治好,龚大嫂走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寿材都没有,更别说请人置办葬礼了,好在老村长知道此事后,自掏腰包请村中的黄老太来操持丧仪,这才让龚大嫂走得体面些。守孝三日,小龚看见自己的母亲就躺在一口漆都没上全的木椁之中,心中无比凄凉,暗自发誓要闯出个名堂来,丧仪结束后,便伙同村里几个年轻人南下去了广州。是夜,龚老大独自坐在房中,看着自己老伴儿的牌位发呆。想想自己外出这几年,家里两个兄弟一个靠着自己的接济置办了新宅子,一个也已娶妻生子先后搬离了这个家。空荡荡的老宅中,只剩下自己和孤灯一盏,这几年没日没夜的打拼,钱没挣到几个不说,老伴儿还没了。想到此处,心下凄苦不由得是老泪纵横。真个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巴怪谈之阴阳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