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拒绝出征后,还被嘲讽是年迈体弱,开始头脑昏聩。
但是最终的大秦战败证明,白起或许的确年迈,但是从未昏聩过。
直到白起被秦昭襄王逼死后,秦昭襄王才清醒过来,悔不当初,最终依然采用了白起的遗言,开始“释赵养民”,与民生息。
嬴政一声叹息:“武安君的确大才。”
嬴政同样非常欣赏武安君。
秦国的歼敌成果,白起占了一半;
秦国的经典战争,白起指挥的最多。
秦国的典型战法,白起贡献最大;
白起消灭的韩、魏、楚、赵等国军队累计达到100万,如果加上击伤和俘虏,三晋和楚国从白起开始损失了数百万人口。
白起是大秦胜利的象征。
可惜,武安君白起与他没有生在同一时代。
若是生在他的时代,他绝对不会做得如此决然,把武安君逼死。
他,从未逼死过任何开国将领!
【白起升级了大秦的战术体系,训练出无数后辈将才,但是在他之后再也没有秦将能打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
王翦叹息,非常直白地说道:“吾不如武安君也!”
还年轻的韩信却非常自信:“我不需要做武安君,我就做我自己!”
王翦一愣,看向韩信的眼神带着欣赏:“不愧是未来的兵仙。”
连他儿子也不敢说做自己,能想着超越父亲就算大胆了,韩信已经敢对自己的兵法之道如此自信,不愧是后世称赞有加的兵仙!
看天幕讲军事看的两眼放光、自信傲然的韩信被老将军一夸,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虽
然白起在六国中名声不好,但是在后世被尊为“武庙十哲”。】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设立的武成王庙中,秦武安君白起不仅跻身“武庙十哲”,还位列武圣人姜太公、谋圣张良之后,坐像排在姜太公的左列第一。】
武庙与凌烟阁一样,立刻戳中了嬴政的心。
“武庙是个好东西,大秦也可以有!”
工匠:懂!这坐像他们也可以!
嬴政再看着排在白起前面的谋圣,有种与韩非一样求而不得反而越发想求的心:“谋圣张良,还没找到,大秦必须有!”
隐藏乡野的张良:呵呵,你继续做梦吧。
【大秦锐士离不开商鞅变法,也离不开白起的战术和基础。】
【只是很可惜,大秦昙花一现,而且没有秦史,记录不多。汉承秦制,秦国的许多军事制度是从汉朝推演,以及后世考古出来的。】
【所以咕咕说秦朝军事,会连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一起介绍。】
嬴政一边觉得白起也是大秦的,没问题。
一边听到“昙花一现”就很心塞。
今天又是想打儿子的一天!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骑兵取代战车,武器也开始发生演变。】
战国时期,骑兵如果使用剑冲锋并不占优势,因为剑很薄而且容易折叠,力量大大降低。
到汉朝时期,铁剑出现,逐渐取代不适合徒步战场的剑。
秦末汉初时期,铁剑广泛运用,基本取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而且由于当时冶炼技术和铸剑技术的提高,在剑的韧度和制作工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健身不断加长。
【剑也有一定的身份象征含义。比如秦国一直被中原诸侯国称为“蛮夷之国”,除了地理位置,也有他们的习惯。比如说秦人更习惯于佩戴短剑,用于割肉吃,并不是中原诸侯佩戴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