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家集资送你的。”一群铜铁行工人从观众变成了出资者,不好意思地看着黄飞鸿,“感谢你们夫妻帮我们好多年,又是看病施药,又传授武艺,我们也没什么钱,这武馆是大家一起凑钱买的,你看看合不合你心意?”
黄飞鸿和十三姨几乎是异口同声:“合!合!合!”
【一说起黄飞鸿,不得不提影视剧里常与他一起出现的“十三姨”。十三姨是有原型的,是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而且也是一位武林高手。】
【影视剧里,莫桂兰是西洋留学回来的洋气女留学生,热情大方。现实里的莫桂兰从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是广州开武馆的叔伯公把她抚养长大,不仅教她中医理疗,还教她莫家拳法,后来她成为了莫家拳的传人。】
【黄飞鸿的前三任妻子都早早病逝,街坊四邻都传出了黄飞鸿克妻的谣言。
莫桂兰与黄飞鸿的年龄相差极大,19岁的时候不顾黄飞鸿“克妻”的传言嫁给已经60岁的黄飞鸿。黄飞鸿娶了莫桂兰,本应该称之为四姨太,可是“四”和“死”同音,黄飞鸿还是担心自己克妻,于是让家里人不称呼她四姨太,而是称之为一三姨,这也是十三姨人物的灵感来源。】
1924年,广州发生□□,黄飞鸿的心血“宝芝林”被付之一炬。
再加上老年痛失爱子,这让年事已高的黄飞鸿一经此事便一病不起,最后郁郁而终。
黄飞鸿去世不久便爆发了抗日战争,广州混乱不堪,莫桂兰带着两个继子移居香港谋生。
为完成黄飞鸿的遗愿,在亲友的帮助下,莫桂兰再次让“宝芝林”东山再起,还创办了多家以夫妻二人的
名字命名的武馆,如黄飞鸿国术馆、莫桂兰健身院等,将黄飞鸿教授给她的武学继续传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克导演拍摄黄飞鸿系列影片时,还专门请了莫桂兰来坐镇武术指导。】
莫桂兰曾跟黄飞鸿学医学武,开创武馆后一直精心守护着武馆,在武馆中传武看病,直到90岁高龄实在无力经营才关闭了武馆。
1982年,莫桂兰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1岁。
“丈夫去世后能帮丈夫完成遗愿,是位好妻子。”朱元璋难得夸奖女子。
在他看来,克妻不克妻都是邻居乱说,女子就应该从夫,嫁过去就应该能跟着丈夫吃苦。
莫桂兰年轻时能照顾年迈的丈夫和继子,丈夫死后帮他重振武馆、重开武道,继续照顾和养育继子,完全符合朱元璋对女子的要求。
哪怕莫桂兰抛头露面亲自治病救人、传授医术,在负担家庭的责任下,也是显得有情有义有责任感。
马皇后含笑点头:“的确。”
“民间亦有不少有情有义之士。”朱标脸色苍白,每说一句话,就显得更虚弱几分,说完就开始剧烈咳嗽。
马皇后心疼的连忙端过温热的药:“标儿,喝药,快喝药。”
今日,朱标已经病得不轻,只能躺在榻上,马皇后与朱元璋都汇聚在此,是为了照顾朱标。
朱元璋看着最器重的长子如此虚弱的模样,有些后悔:“早知道应该让你也跟着习武,你看天幕上会武功的女子都能活到90多,你若是习武一定比现在身子骨强。”
朱标皱眉喝下一碗药汤,这才不咳嗽了。
他很想说他们家一直南征北战,哪里有时间跟着习武。
但是最终化为儒雅一笑:“好,等我病好了,我就去学武术,父皇可要记得给儿臣找一位厉害师父。”
朱元璋看朱标精神头好一些的模样,爽快地答应了:“好!那你早点好起来,为父现在就给你找!”
朱标苍白一笑:“好,我等着。”
马皇后欲言又止,很想给自己的公主们也找一位女师父教授武术,但是想想就知道朱元璋不会同意。
而且男女大防,男师父也不好教授公主。
她微微垂眸,不如,她先让人去找一位女高手,让女高手给公主们当护卫。
这护卫着护卫着,跟着护卫学一两招,很正常吧?
【大家能看到,晚清时期,武术大家非常多,但是为什么在面对西方列强时,依然战败了?】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与军事息息相关,但其实又没法起到太大的决定性作用。
大家有没有发现,前面靠武林高手取得胜利的战争,其实都是小规模战斗,并没有古代动辄数十万人的战斗?】
【军事研究史学家在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战争时曾表示,里面的战斗是典型的没上过战场的文人写得战争,是以家族械斗为参考所写。只有大
家族或者门派在比斗时才会先派出单独的高手互相较量,真正的军事战争,从来不是以个人勇武轮胜负。】
小说里的战争:
两军交战之前,策马上前,挑衅对方:“敢不敢上!”
另一边出来一位高手,双方在阵前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