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厉害的武士刀和倭寇,也敌不过少林武僧手中的木棍。
【小说里的“少林十八铜人”虽然有所夸张,但是也是有原型可考。】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频繁侵犯沿海地区,少林寺组织僧兵到江南抗倭,取得重大胜利。
天启五年,立“少林观武碑”,少林寺成为天下武林之宗,在这样朝廷鼓励、民间支持的氛围下,少林寺相继出现了18位高手。】
十八铜人的原型,是出自少林派的18位武林一流高手——悟须、周友、周参、洪转、洪纪、洪信、普从、普使、广按、宗擎、宗想、宗岱、道宗、道法、庆盘、庆余、同贺、铉清,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参与过抗倭战争。
除了这十八位武僧,还有其他的著名高手,也会在小说里出场过,比如觉远上人、小山和尚、月空和尚、痛禅上人等人。
【所以说“少林十八铜人”虽然小说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少林的确有十八高手。】
大唐少林寺的方丈第一反应是:还真有啊!
而一旁刚刚以为“十一个兄弟没了”的香客立刻精神了。
香客:“我那失散的十七个兄弟在哪里!”
十三武僧没有,但是有十八铜人。很好,其中一个名额他定下了,明天就出家!()
≈ldo;≈rdo;
13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大唐现在还没有武僧高手也没有十八铜人啊!
细细说来,少林寺参与军事行动,帮李世民擒拿敌人,是因为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以有心算无心,根本不是天幕上那样声势浩大。
若真被大军包围,别说设计抓人,敌人一把火少林寺都没了。
香客听完方丈讲述的故事,摸摸下巴:“有道理。”
“既然没有,那我现在去,不就成了开宗立派的祖师?”
方丈:“……”
得,全白说了。
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玄奘法师能西行求取真经,他难道就不能到处求取武学秘籍,开启大唐少林寺的武术传说?
【在华夏武术中一直有“外家少林,内家武当”的说法,少林余武当,各有千秋。】
【相传武当派是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本名张全一,又名张君宝,三丰是他的道号,因为不修边幅又被称作“邋遢道人”。】
【关于张三丰的生活年代,有说他是宋人,有说是金人,也有说是元人、是明人。这些并不完全属实,道教并不是起源于张三丰,只是因为张三丰格外有名,武术应该是与少林寺一样,是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形成的武当武学。】
【明英宗时期,曾赐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他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为“清虚元妙真君”,说明人是确有其人。】
【说回武当派。】
唐朝时期,开始修建武当山道观,但是武当派兴起是在明朝。
明成祖朱棣登记后,推崇武当道教,调集民工30万人,用了13年时间,在武当山修建了33处建筑群,号称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一岩庙、十一祠、十一亭、三十九桥等,绵延140公里。
时至今日,武当山紫霄宫正殿梁上依然有大明永乐年间留下的御驾敕建的字迹。
从这个时候开始,武当的武术门派才开始真正产生。
【同样是从学习招式套路开始,为什么明朝的武术没有沦为单纯的表演,出现了众多武林高手呢?】
【因为他们有实战,不仅仅是同道中人的比武大会,武术交流,门派之间的胜负比拼,还有真正的战场厮杀。】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老朋友”倭寇,不止是少林参与抗倭,也不是只有沿海地区才遭受倭寇骚扰。】
一边是嘉靖皇帝在后宫沉迷修仙磕丹药,一边是日本倭寇窜入中原,仗着武士刀的锋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朝廷软弱,民间宗门选择自己保护家乡。
当游方道士遇到倭寇欺压百姓,提着剑牛脾气就上来,也不管对方人比自己多,开口就骂:“什么倭寇蛮夷,也敢在我中原之地放肆!”
三四名倭寇扛着从百姓家里
()抢来的粮食,一人还提着一个钱袋在数钱,看到游方道士单独一人,十分淡定:“哪里来的老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