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
移动支付已经在全球190个国家普及。】
支付宝在境外有超过4000万的用户。
北达挪威朗伊尔城,
南抵阿根廷乌斯怀亚,都是属于支付宝的“领土”。
2017年6月时,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宝已经接入超过20万家线下商户门店,涵盖了餐饮、超市、免税店、机场、退税等几l乎所有吃喝玩乐的消费场景,在地球村打造了一个无国界支付的“支付宝村”。
到2019年时期,这个数据已经增长到了190个国家!
不管你是美元、欧元、日元,也不管你是在澳洲体验潜水,去美国体验西部牛仔,在中东骑骆驼,还是在北欧滑雪……都可以用移动支付支付。
【当然,看到移动支付如此火爆,西方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生意。
于是,西方各种移动支付也跟了起来,想要瓜分市场。】
【但是这个时候,华夏已经朝无设备支付进发。】
【首先得无设备支付就是——“刷脸!”】
荆咕放出几l个阶段的移动支付。
先是扫码,然后有了刷脸,甚至可以手机都不用携带,出门靠脸就可以购物。
而且人脸识别技术其实不是最新高科技产品,只是之前主要用于安保、刑侦、司法之类专业领域。2016年时,支付宝已经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尝试刷脸登录,现在各大端口已经普遍支持刷脸支付。
在不远的将来,人脸和其他生物特征的验证方式还可能用来登录、改密、支付,验明“真身”后就从此与你的基因写在一起,成为“偷不走”的密码。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荆咕同样在天幕中展示一番,却没想到给古人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启发。
“每个人的指纹果然是不一样的,后世能用指纹验证个人身份说明指纹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宋慈激动道。
他办案的过程中就发现犯人的指纹多是不同,在自己的《洗冤录》草稿中也有写道,但是被人颇为质疑,现在天幕说出这个道理,就相当于帮他作证了。
“只是没想到原来眼睛也可以。”高兴之后,宋慈看着天幕上虹膜验证的画面,颇为心动。
“不知道眼睛有哪里不同?难道也是特殊的纹路?”
【世界上的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现在荷兰。】
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现了无押金、无租金、无固定还车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但是同样并没有普及,只是有了“共享”的概念。
当时是政府的一个公益项目,普通的自行车给市民免费使用,类似一些公务部门的公益雨伞,只需要记得归还就行了。
1995年,丹麦哥本哈根推出了第二代共享单车,这时候有了定制车辆,也设置了固定的停车桩点,但是自行车依然是免费的,每次使用时投入一枚硬币,结
束后将自行车停到任意指定点,
就可以退还硬币。
这种模式与现代有些超市的投币储物柜和投币购物车相似。
1998年,
法国诞生了第三代共享单车,从投币变为刷智能卡;
2005年,匈牙利也出现了定制版的共享单车,有了内置gps、智能锁,可以联结手机app搜索附近车辆。而且这个时期有了鼓励分享制度,分享可以获得打赏红包,与国内的骑行红包、外卖红包、打车红包相似。
2007年,华夏国内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共单车模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后来者居上。
2010年,有桩单车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210个城市,累积投资超过12亿元,在线运营80万辆单车,拥有线下会员1600万元。
当国内市场饱和后,共享单车开始走出国门,开启海外战略,在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无处不在,占领了欧美海外领地后,又向非洲进军,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全面开花。
在互联网体系的支持下,华夏的共享单车开始高速发展,甚至有了更加便捷的共享电动车等,让生活更加便捷。
“这不就是我们的油璧车吗?”
起初,听到租车,唐朝宋朝的百姓还觉得不稀罕。
大唐时期,已经有了出租马车,叫做油璧车,一般由6至8匹马作为动力,但车身很长,不但有车厢,车厢壁上还有车窗,乘客乘坐体验极好。
到南宋时期,油壁车做的更大了,可以坐上十几l人,看起来就像是现代的长途客运。还有专门出租马车的车马铺子,类似现代的长途客运站。
但是看到天幕上的自行车,原来自己就可以操控,相对其他朝代更富庶的宋人们终于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