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连夜下令,全国通缉王雎。
是夜,姬嫣为萧云回换水,擦拭肩膀以及背部,他说起了这件事。
姬嫣耐心地听,萧云回说完,皱着眉头问了一句:“我只是感觉很奇怪,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彻底打垮皇叔的证据,一道莫名其妙的手书,居然解决了这一切。”
姬嫣也奇怪,王雎这种造反的心思,和造反所用的力量,绝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定是蓄谋多年。
既然忍了这么多年,怎么会突然忍不住了。
应该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推他,一步一步地亮出底牌,最后倾尽全力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兰陵与金陵终归是相去甚远,许多内情知道得不详细。姬嫣已经向兄长捎了信过去,不知现在金陵情势如何了。
没有过多久,金陵那边传回了好消息。
姬弢在活捉图尔墩时有功,部署骁骑营,未雨绸缪,救驾有功,受到了提拔,被擢升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掌玄甲军的军令,摄统帅一职,麾下五万精兵,副手一十二人,在军中的职权堪比昔日废太子的荣光。
这个提拔的消息虽然振奋人心,但实在太过出人意料,姬嫣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一切都在向好,有了哥哥的好消息,姬氏家族底气更足了。
储君之争,落在了楚王殿下与益王殿下中间,就是不知,这两个皇子,烈帝心里更中意谁了。
朝廷的党争依然激烈,两派之间泾渭分明、势同水火,楚王背靠袁氏,有强大的母族作为依靠,益王殿下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昔日太子旧部,全部倒向了他,再加上姬氏虽然不站队,但明显与袁家不对付,双方仍然可算是旗鼓相当。短短几年之间,就形成了新的对峙形势。
因为姬弢的这一崛起,姬家两父子现如今在朝堂一文一武,俱为天子肱骨大臣,声势蒸蒸日上,连带着姬嫣在兰陵萧氏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从前心怀埋怨之人,现在也对她十分恭敬。这全是因为娘家的荣光。
但萧云回身体的伤一直断断续续地发作,始终不见好,大夫说是头年过冬的时候,没有留意,病人不甚又着了寒气,风邪侵体,最不宜养病,所以汤药的收效甚微。>>
好在慢慢调理,总是有所好转,到了第二年,萧云回已经能起身,到院中去晒太阳,姬嫣事必躬亲地照料着他,令他的身体和心理的康复都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年,他的身体已经恢复到了一定的地步,能够下床走动了。
这是肉眼可见的恢复,萧家上上下下齐齐精神抖擞了一番。
平英郡主特意将姬嫣叫道房中,对她涕零如雨地感谢:“呦呦,多谢你!还是你不离不弃,云回的身子才得以康复。”
姬嫣忙说不必。
平英郡主与她说完这番话,顿了顿,用力握住她的双手:“呦呦,现在太平无事,云回伤势已愈,你与云回……大夫已经保证,他可以逐步恢复活动,包括行房,只需注意方式与控制,你看你们,也都不小了,是否应该……”
他们着急,因为萧也是嫡长子,却到了这个年纪膝下无所出,平英郡主等萧也的身体稍微好些就开始催促了。
姬嫣以前答应嫁给萧云回,就是踏踏实实打算好了跟他在一起过日子的,她点了下头,只是说起来,到底有些不好意思,“我……问问云回。”
“嗳。”平英郡主脸上绽开了花,催促她快去。
姬嫣踩着满羊肠小径的月色,踱步回到寝屋当中,此时,月光轻盈地照在屋头,映亮了周围的一切,姬嫣推开门,只见月光清辉,静静地洒落在房中白衣如雪的人身上,他将身仰靠在藤床上,右腿膝盖半蜷,左手握着一只香囊,右手压在胸腹处,似压着一纸信文,他的双眸观望着墙面上的青绿山水画,那是他收藏的前朝名家的代表作《春和景明图》。
画面主要以石青、石绿为底,画面金碧辉映,在月光照映下,如泛着宛如湖水潋滟的粼粼辉光。随着走近的脚步,山水犹如活过来了一般,衬得画下的身影愈发的孤孑。
姬嫣怀中抱着一条薄薄的毛毯,替他送上去,“云回,你用晚膳了么?”
他回过头,一双清澈的眸定定地望向姬嫣,随后缓慢摇头。
姬嫣道:“那我去让下人替你煮完粥。”
萧云回唤住了她,“呦呦。”她转身,他轻声道:“不用麻烦了。”
姬嫣咬唇:“嗯,今日郡主婆母对我说了一些话,我想……”
“呦呦。”
不等她说完,萧云回再一次打断了她要说的。
姬嫣只好停了下来,等待着他来开口。
萧云回道:“这个,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