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阿哥很清楚,继续与芃芃争执下去,他占不到什么便宜,然而他就是咽不下心中的那口气。他刚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八阿哥一把拦住了,只听八阿哥对芃芃道:“虽说我们与这些孩子之间有君臣之别,但在上书房中,我们只论同窗之谊。既然我们的所作所为有不妥之处,道个歉也是应该的。”
说着,他对福康安等人道:“对不住,方才不该刻意拿难题来刁难你们。”
在八阿哥道完歉之后,该轮到十一阿哥了,谁知,十一阿哥只是愤愤地看着福康安等人,半晌没有吭声。直到他的袖子被八阿哥拉了拉,这才学着八阿哥的话,朝福康安等人道了歉。
“十一哥这道歉当真没有诚意,连用词都跟八哥差不多。”眼见着再说下去,十一阿哥又要恼了,芃芃这才偃旗息鼓道:“不过,能向人低头道歉,十一哥也算是有所长进了。”
看着十一阿哥不情不愿的模样,福康安等人都觉得心中颇为痛快,方才的郁气一扫而空。
但八阿哥与十一阿哥刁难他们这件事,也给他们提了个醒,让他们知道,宫中不比宫外。从前他们在家中读书时,家中为他们请的先生碍于他们父兄的权势,总能将他们一分的好夸成三分,三分的好夸成五六分,可在入了宫之后,便没有人会再无缘无故夸他们了,他们得靠着自身的努力来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争脸。
这些被选入宫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是有气性之人,在被十一阿哥数落之后,他们都憋着一股子劲儿,想要在功课方面把十一阿哥给超过去。
至于为什么是十一阿哥而不是八阿哥……那自然是因为八阿哥与他们年龄相差有点儿大,比他们普遍大个五六岁,自然也就比他们多读了好些年书。他们虽资质不差,但想要赶超八阿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说他们之中有谁有希望超过八阿哥,大约也只有他们之中年龄最长且又聪慧过人的善保了。
反观十一阿哥,虽说与善保同龄,比福康安等人大个两三岁,但这样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那么让人绝望,至少还处于可赶超范畴。在兄弟两人之中,福康安等人会率先将目标定为十一阿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后来,当他们发现,八阿哥只是空长了年龄,读书没比小他几岁的十一阿哥好到哪儿去的时候……呵呵……
他们就开始立志让这兄弟俩在每旬的考试之中垫底了。
只可惜,有小鄂勒这个读书功课无能的家伙在,他们的谋划没有一回是顺利达成的。十阿哥也是个胸无大志且发挥不稳定的家伙,在上书房中的成绩排名上蹿下跳的,时而比十一阿哥高,时而又紧挨着小鄂勒排倒数第二。
有这两人在,八阿哥和十一阿哥总算是不用每回都胆颤心惊地担心自己会垫底了。
不过,做人是不能太早放松警惕的。有一回,小鄂勒身子有些不舒服,考试当日跟太傅请了假,那日,十阿哥恰好又超常发挥,超过了八阿哥与十一阿哥以及一名勋贵子弟。于是,十一阿哥做了倒数第一,八阿哥做了倒数第二。
嘉贵妃在接到两个儿子的“成绩单”时,秀美的五官都扭曲了。要知道,她在与人宫斗落败之时,都没露出过这种狰狞的表情来,可见两个儿子的成绩给她带来的打击有多大。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
今日福康安等人是第一天入学,太傅只是例行公事,问了一下他们书读到哪儿了,并简单地考校了一下他们的学识,而后便给他们布置了一堆的任务。他们若是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只管随时去请教太傅。
在上书房中上课的阿哥们以及勋贵子弟按理来说都是同窗,但进度不一样,自然没法一起上大课。太傅也只有偶尔在为在场所有人讲解名篇,或是布置功课的时候,才会让他们一起上课,平时多半还是自己管自己学。
芃芃在进入上书房中之前,是由乾隆亲自教导,乾隆有时候不得空,便会寻博学者来教导她,再加上她本就天资聪颖,学习进度在同龄人中领先,尽管她才进入上书房中没多久,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模式。
说白了,如今上书房中的教学模式,算得上是半放养式教学,若是肯勤学多问并自己下苦功夫,自然会受益匪浅,可倘若一心想要混日子,自然学不进去多少东西,这样一来,遇上时日一次的考核,就得垫底了。
太傅们并不会盯着这些学生们,看他们是否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但是一旦每旬考核成绩退步了,或者成为了垫底的那个,太傅们一定会亲自将考核结果告知学生的家长。
阿哥们的学业进度,哪怕太傅们不主动上报,乾隆也是定期要过问的,如今,太傅们的学生中多了大臣之子,这些孩子的管理模式,与阿哥们又有些不同了。
好在这些孩子的阿玛跟太傅们同朝为官,太傅们想要联系到这些孩子的阿玛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新来的五公主,太傅们对于她的课业倒是没有太高的要求,反正日后也用不着她入朝为官,她平日里只要上课不捣蛋,且在功课方面能够达到他们所设置的最低底线就可以。
但让太傅们没有想到的是,芃芃在功课方面表现出来的灵性,竟比他们所期待的高得多,简直用惊喜来形容也不为过。她就像是一块璞玉一样,只要稍加雕琢,就能够焕发出粲然的光彩来。在芃芃之前,太傅们只在五阿哥身上感受到过这种天赋。
这让他们既是惊喜,又是惋惜,惊喜的是,他们有机会雕琢这样一块璞玉,惋惜的是,芃芃只是个公主,哪怕功课学得再好,也无法为朝廷做贡献。
除了芃芃之外,新入宫的那批重臣之子中,善保无疑也是十分显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