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他刚刚靠近乾隆的时候,心中就生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来。
只见乾隆身边忽然冒出来一队禁卫军,在阿睦尔撒弯下身向乾隆行礼时,竟蜂拥而上,将他直接捆了起来!
阿睦尔撒身边的其他将领们也没能幸免,都被突然冒出来的禁卫军和城防军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五花大绑。
阿睦尔撒又惊又怒:“皇上,臣特意远道而来,为您献上叛党。您这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这样对待臣和臣的下属!难道说,臣当初选择投靠您,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吗?”
不得不说,阿睦尔撒的言辞还是很有煽动力的。
如果不是提前得知了他有可能图谋不轨,只怕乾隆都要相信,他是真正的忠臣了。
乾隆看着他的禁卫军和城防军从阿睦尔撒靴子里掏出来的匕首,以及从阿睦尔撒身边其他几名下属身上搜出来的武器,不由冷笑道:“看看这些东西吧!你们若是一心忠于朕、忠于朝廷,又怎么会在接近朕时,偷偷藏了这么多的伤人利器?”说着,乾隆一拳重重捶在了桌面上:“朕看,你们怕是早有反意!”
周围的文武百官们见状,也是一片哗然。
这么多的蒙古将士,在靠近圣驾时竟偷偷藏了那么多的利器,哪怕说他们没有图谋不轨之意,都没有人会相信。幸好乾隆提前得到了信息,当场将阿睦尔撒带来的人全部控制了起来。否则这次,只怕乾隆和他们这帮大臣都要身陷险境。
而率先得知了消息的几位大臣,比如傅恒,比如布腾巴勒珠尔,比如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对此都颇为感慨。他们原本对于这个消息,都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然而没有想到,竟然完全被说中了,前两者自然对乾隆尊崇更甚;承恩公则是重新评估起了自家小外孙女的能量。倘若自家小外孙女当真如此受上天厚爱,连这样的大事也能够提前梦到,那也难怪皇上会将她放在手掌心里头宠着,一日比一日更爱她。
乾隆明白,这是一个极好的震慑群臣,同时也是震慑如阿睦尔撒一般图谋不轨的地方土皇帝的机会。
在命人将阿睦尔撒等人五花大绑后,乾隆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你们是不是奇怪,你们的行动明明那么隐蔽,朕究竟是怎么得知这一切的?实话告诉你们,在你们入京之前,便给朕的固伦和晏公主托梦,将你们入京后原本的计划全部告知了公主。朕乃上天之子,得上天眷顾,公主乃祥瑞化身,自会助朕逢凶化吉,你们的计谋,你们那卑劣的野心,是绝对不可能得逞的!”
听到这儿,一头雾水的文武百官总算是明白了乾隆的消息来源。
没有想到啊,谁能想到,在几年之后,前朝的官员们都快要忘记“祥瑞公主”的名头之时,五公主竟会在这样的场合下,以这样的形式再一次大大的出一回风头呢?
这些官员们都是十分识趣的人物,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面儿上他们都对乾隆和芃芃都推崇备至,赞美之词不要钱地往外蹦。
本朝官员皆知,后宫不可干政,公主不可干政。
但因为芃芃这一次的“预言”,日后,她在朝臣们心中,必将占据一个特殊的地位。
以至于后来,朝中有些难以抉择的大事,竟有人建议乾隆去问一问公主有没有得到什么来自上苍的指使,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
因为最近刚刚做了跟准噶尔有关的梦,这让芃芃有些在意。
于是芃芃特意拉着小十二东奔西走,又是啃书,又是请教夫子的,开始了认真刻苦的读书生涯。值得一提的是,芃芃这么拉着小十二废寝忘食地研究历史,导致太傅高度赞扬小十二,认为小十二是因为准噶尔部入京献俘一事,而生出了更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如果说,小十二平时的努力程度在太傅心中有个九分,那么在芃芃的影响之下状似打了鸡血的小十二,在太傅心中的努力程度就有十二分。
太傅不仅希望小十二能够一直保持着这种学习的劲头,也希望其他的阿哥们向小十二学习。
对此,小十二真的很想苦笑着告诉太傅,太傅真的是太高看他了。他可以长期保持认真学习的状态,但激情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一直保持着呢?
这阵子,若不是总是被妹妹使唤得团团转,小十二恐怕还会继续做一条努力的咸鱼==。
小十二在上书房中,与小十的关系比较要好,小八和小十一这对同母所出的兄弟则时常抱团。
可自打小十二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后,贪玩的小十就总是用一种看待叛徒的眼神看待他,隐隐有要叛出他们二人转小团体的意思。
总之,在付出了不少精力,且体验了一把头悬梁、锥刺股的感受之后,芃芃与小十二终于把准噶尔的背景给捋清楚了。
对清朝历史稍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准噶尔跟大清的纠纷,从康熙那一辈就开始了,康熙是打了噶尔丹又打策妄阿拉布坦,终究没能彻底把准噶尔给打服。但其实,再往前追溯,准噶尔与中国的渊源却并非仅限于此。准噶尔乃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而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的前身则是瓦刺汗国。
明英宗时发生的那场土木堡之变,正是瓦刺部落的也先挑起的,这场战役,导致了明英宗被俘、明朝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瓦刺壮大。这也是自元顺帝逃回漠北、北元一分为二成为瓦刺与鞑靼1之后,蒙方在与朝廷的对战中,取得的最大的胜果之一。
瓦刺汗国的领导者和奠定者,正是也先,然而,在也先被刺身亡之后,瓦刺陷入了分裂和内战之中,成了后来的蒙古四大部落(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四大部落名义上的首领是具有黄金家族血脉的和硕特2。
从明朝到清朝,从瓦刺到准噶尔,部分蒙人与朝廷的争端,始终没有停歇过。哪怕是暂时屈服于朝廷,因为朝廷强大的武力值而低头,也从来不曾真正地臣服过。
所以,在康熙年间出了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乾隆年间,又有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等人。
只可惜,达瓦齐终究不像其祖辈那么骁勇善战,且又有野心勃勃想要利用清廷的介入将他取而代之的阿睦尔撒,最终,令康熙、雍正倍感头疼的准噶尔终究在这一代被乾隆的大军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