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贵妃和纯妃也是狠人,在听了皇后的话之后,直接跪倒在皇后跟前:“此次的确是臣妾们做错了,还请娘娘宽恕臣妾们。若是皇后娘娘心中仍然对臣妾们有气,臣妾们愿意跪到皇后娘娘消气为止!”
“两位娘娘这是真的想要赎罪,还是想以自我罚跪为由,逼迫皇后娘娘原谅你们呢?”舒妃道:“宫中谁人不知,皇后娘娘最是嘴硬心软,两位娘娘往皇后娘娘跟前一跪,皇后娘娘就是不想原谅你们,也不得不原谅你们了。再者,两位娘娘可怜巴巴地跪在皇后娘娘跟前,这要是让皇上瞧见了,指不定皇上还会误会皇后娘娘苛待了你们呢!两位娘娘莫非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嘉贵妃:“……”
纯妃:“……”
这让她们怎么接话?虽然她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但也别直接说出来啊!
眼下,她们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尴尬极了。
皇后对身旁侍奉的宫女道:“芳柔、芳芷,去将两位娘娘扶起来。本宫说过不会惩罚她们,就一定不会出尔反尔。离了这道宫门,她们要做什么,本宫就管不到了。”
“是,娘娘。”
芳柔与芳芷在得令后,分别走到了嘉贵妃与纯妃跟前,以不容拒绝的力道将她们给搀扶了起来:“两位娘娘还请配合一些,不要让奴婢们难做。”
嘉贵妃与纯妃见状,对视一眼,只得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无论怎么说,自我惩罚是要有的,否则,只怕乾隆心中会有疙瘩。她们对皇后道:“臣妾们知道娘娘心善,不忍责罚臣妾们,只是臣妾们定要受了惩罚,才能安心。”
纯妃道:“臣妾回了宫中就去将宫规抄写十……”纯妃看了一眼皇后,皇后倒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皇后身边的黄嬷嬷却对纯妃的说法表示十分不屑,仿佛在说,将宫规抄写十遍也能算是惩罚?纯妃见状,迅速改口:“不,百遍,什么时候抄完,臣妾什么时候出来。”
一面说着这话,她一面在心中叫苦。宫规有多长多繁冗,她是再清楚不过的,如今却不得不自罚百遍啊!待百遍宫规抄完,她怕是手都要抄肿了!
嘉贵妃见纯妃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受罚的项目,虽对着百遍宫规很是头疼,并且在心中将纯妃咒骂了好几遍,但明面儿上,她的惩罚也不能比纯妃低了,因此,她也对皇后说准备自我惩罚抄写宫规百遍。
闻言,皇后依旧是那句话:“这是你们自己的事,离了翊坤宫,你们要做什么,本宫就看不到,也管不到了。”
嘉贵妃与纯妃在心中暗道:你是管不到,可你这不管比管更加可怕!
二妃在皇后手底下吃了亏,对皇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忌惮。
……
诸位妃嫔散去之后,除了婉嫔照例留下来与皇后商议事情之外,舒妃也第一次主动留了下来。她才刚被赋予协理六宫之权,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以向皇后请教为由留下名正言顺,毫不突兀。
舒妃知道,皇后给她这么大一个甜头,多半是因为婉嫔势单力孤,无宠无子,皇后不好直接越过妃位,单单让婉嫔来协助管理六宫,于是便将舒妃也一并拉上了。如此一来,在面对嘉贵妃与纯妃的怒火之时,婉嫔和舒妃联起手来,也不至于没有招架之力。舒妃并不在意皇后对她的利用,这后宫之中,只有有用之人,才有被人利用的价值,若是无用,谁会去搭理你呢?
此番,皇后给了舒妃递了一块大饼,舒妃接过了这块饼,也因此得罪了嘉贵妃与纯妃,于情于理,舒妃觉得自己都该向皇后投诚,一则,她看到了跟着皇后的好处,二则,有皇后作为倚靠,日后嘉贵妃与纯妃便是想要报复她,她也不必担心。
皇后见舒妃选择主动留下,且神色比以往恭敬了不少,面上也不由带出了一些笑意。
皇后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剥夺了嘉贵妃与舒妃之权,实在是不想再让这两个人在自己跟前晃悠。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会感叹,手下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仅仅一个婉嫔,不足以服众。若是她手底下有人,在多了嘉贵妃与舒妃的协理六宫之权后,直接让自己人顶上就是,又何须这般大费周章,拉拢舒妃?
幸而舒妃是个识趣的。皇后投桃,舒妃也知报李。手底下的人是有意向自己投诚之人,而不是想方设法与自己作对之人,总是一件好事。
说来,舒妃出身不低,是兵部左侍郎之女,纳兰明珠曾孙女。她在后宫之中也算是老资历了,她乾隆六年入宫,初封为贵人,同年晋为嫔,乾隆十三年,舒嫔与令嫔一起封妃。可惜,舒妃虽出身高、位份高,但却着实没有多少圣宠,这从她入宫十余年只诞下一个十阿哥便可看出。同居妃位,纯妃就育有好几个子女,令妃虽还未诞下孩子,但从令妃出身低且未有生育就得封妃位,便可得知,令妃的圣眷也远超舒妃。
也许正是因为圣宠稀薄的缘故,这些年,在嘉贵妃、纯妃、令妃与皇后斗得凶狠的时候,舒妃始终安安静静,明哲保身,很少会去掺和这些事。不过,若是因此而认为舒妃胆小怕事、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
舒妃虽不受宠,但后宫之中无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据说令妃在与舒妃一起晋封为妃的那一年,曾与舒妃别苗头,最后被舒妃给撅了回去,后来,也不敢再轻易动舒妃。毕竟,舒妃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说,便是啃赢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后宫之人不惧争斗,但那也是要讲究收益的,吃力不讨好的事,实在没有必要去做。
基于种种因素考虑,皇后向舒妃递去了橄榄枝,幸而舒妃也没有让皇后失望,先是在嘉贵妃与纯妃发难的时候,干净利落地怼了回去,直接把二妃怼得无话可说,自动领罚,如今,又主动向皇后表明了投诚之意。
皇后见舒妃如此知情识趣,自然也是高兴的,她对舒妃道:“说来,十阿哥也就比十二阿哥年长一岁,日后,舒妃可以多带十阿哥往翊坤宫走走,也好让他们兄弟好生交流一下感情。”
舒妃闻言,笑得十分温婉:“皇后娘娘这提议极好,十阿哥如今活泼好动得不得了,正该好生拘着他收收心。将他带到十二阿哥身边儿,也能让他知道他是做兄长的人了,日后要懂得爱护底下的弟弟妹妹,护着弟弟妹妹长大。说来,咱们圣祖皇帝也是自幼与裕亲王一道长大,兄弟俩相互扶持着,感情好得不得了。若是十阿哥与十二阿哥能如裕亲王与圣祖皇帝一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日后,娘娘与臣妾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舒妃以福全和康熙这对兄弟来类比十阿哥与十二阿哥,其意不言而喻,既是向皇后表了忠心,也是在皇后跟前表达了她对十二阿哥的看好之意。
皇后闻言,面儿上的笑容深了些,她不动声色地道:“舒妃说得不错,本宫也盼着十阿哥与十二阿哥能够兄友弟恭。不过,十阿哥如今还年幼,正是最为活泼的年纪,把他带来翊坤宫让他与十二阿哥一道玩耍就罢了,舒妃可不许拘着他。这些大道理,咱们以后慢慢儿教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