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就在京郊,这一队士兵得到了的茶叶是最快的,但是其他各地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各地茶政茶马司都在反应。
士兵们不可思议地看了看,直到将军现场命人给所有人泡茶才齐声高呼:“多谢陛下!”
军营里是有热水的,伙头兵专门拨人负责泡茶一事,如同天幕里的“烧茶妇”。
将军特意警告:“尔等也看到了天幕,知道天幕和陛下对茶有多重视,若是知道谁想贪污茶叶,在这上面弄虚作假,什么后果自己想象。”
不夸张地说,军营哗变都有可能。
伙头兵小官吏连连道:“不敢,卑职不敢!”
他又不傻,要捞油水也不是在这么要命的事情上捞。
将军哼哼一声,自己端着茶走了,还要忙着给陛下写奏折回复此事。
弘历在皇宫里对着桌案上的奏折冥思苦想。
大清不再需要用茶换战马,而且如今的武器以火器为主,火器再厉害也离不开优秀的战士,先用茶叶拉拢将士,应该能唤起他们的忠诚吧?
【茶叶为英国人带来了财富,带来了胜利,也带来了新的战争】
【这就不得不说提到两次因茶叶而起的事件:一个是由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的美国独立战争,一个是英国试图以鸦片谋取华夏茶叶而引发的鸦片战争。】
1773年,英国颁布《茶税法》,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将茶叶运到北美销售,使得茶叶价格大幅度降低,走私茶叶失去了利益,殖民地商人便开始共同抵抗英国的茶叶和法律,最终在1773年12月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倒了!”
由殖民地茶叶走私犯化妆成印第安人,闯入东印度公司,把茶叶全部扔进大海。
英国议会为了惩罚和压制殖民地反抗,1774年3月通过强制法令,更为严厉地剥夺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力。
最终导致了1775年4月18日,莱克星顿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当时的大清达到了人口巅峰,在英国眼里看来,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正适合倾销。
彼时,华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尤其是茶叶,不得不从大清进口海量。
但是英国的羊毛、呢绒制品在自给自足的华夏市场并不受欢迎,当时的清政府处在贸易顺差,盈利大于亏损。
英国在殖民地收获了大量的黄金,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但是清朝以白银为货币,与清政府的所有贸易都需要用银两折算,让英国人不得不购入白银用来贸易,再次亏损。
税率方面,清政府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
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英国人希望当时的清政府能开放贸易,多次派遣使者觐见乾隆皇帝,想要大清开放通商口岸,于是有了乾隆皇帝对英国使者傲慢的那一幕。他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不需要开放通商。
但是英国人怎么会满意?
于是,从明朝就被当做上层“奢侈品()”
≈dash;≈dash;
≈ldo;?()_[(()”
朱元璋本以为是看清朝多么无能,没想到竟然又有明朝的事,气得脑门一阵阵的抽疼。“也严厉禁止军队抽烟!”
“那什么东南亚进贡烟草和鸦片,到底是哪个藩属国?”一向好脾气的朱标也怒了,恨不得立刻前去把它给灭了。
但是天幕没说,因为荆咕查资料时资料里也没有明确记载是哪个国家。
有说法是印度——因为印度其实才是鸦片的原产地,也是东印度公司向华夏输入鸦片时的原料国。
也有说法说是缅甸,因为缅甸的地理环境很适合种植,明清时期已经有了大量种植区。
朱棣发狠道:“管它哪个,全部打下来,把苗都给它挖断根,看它还怎么祸害!”
【1776年,正是乾隆四十一年,大清人口突破了四个亿。世界上诞生了两份重要文献,6月在伦敦出版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7月《独立宣言》在美国问世。】
【乾隆四十一年,有个叫詹姆斯·瓦特的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它在波罗姆菲尔特煤矿向
()公众展示它的工作状态时表现良好,很快蒸汽机被批量生产,从此机器大规模进入人类的生产领域,工业革命的大幕也随之缓缓拉开。】
【让我们看看,乾隆这时候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