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之后双方还是要合作的,这种内政上的小事就让安藤信成自己做主也没什么不可以,中华联邦只要掌控军队,大局就不会有什么变动。
();() 于是安藤信成十分顺利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规模铲除和自己不对付的人,又大量提拔和保护了与自己很友好的一群人,使他们接替了那群已经死掉的人,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和权力。
由此,安藤信成在短时间内集合了一个安藤氏的势力集团,这个集团以安藤信成为主要核心,他们接过了幕府的主要权柄,开始施政。
对幕府的清理结束之后,对于旗本武士集团的清理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这份工作也显得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这还要感谢之前德川治济的骚操作,他一番操作把幕府的旗本武士们坑得很惨,被叛军联盟正面打败,死伤惨重。
江户城的武士集团家族家家户户都有死人,家家户户都有出殡,吃席的人吃的肚子滚圆也没能吃完全部的席。
然后第二次征伐,仅存的旗本武士集团还有周边一些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的军队也集中在一起,被阮向山率领幕府新军给成功拿下,全部放下武器成了俘虏。
所以在这个时候,幕府手中直接掌控的军事力量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们的力量也损失的很严重。
此前幕府军如果全面动员,大约能动员二十五万人左右参与作战,而两次征伐之后,他们折损了三分之一的机动兵力,且这些人马都是相对比较精锐的常备军事武装。
这种损失可不是说说玩的,基本上就是绝大部分的机动精锐力量的损失,而这些精锐力量死一个就少一个,短时间内根本补充不了,属于不可逆伤害。
所以别说幕府直接控制的八万人左右的武装力量,就算是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们能够集合起来的军事力量也被大大削弱了,安藤信成想要上位的难度大大降低。
此前两万幕府新军和三千海军陆战队就能横扫整个九州岛并且覆灭长州藩,一路打过去消灭的军队数量也超过十万,眼下这两万三千人的力量全都在江户,对幕府的武装力量完全是降维打击。
所以没过多久,幕府直接掌控的军事力量就被基本缴械完成。
这还不算,德川家齐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颁布了针对几乎所有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的“讨逆檄文”。
大概意思就是因为幕府之前战败了,加上德川治济死了,所以德川御三家对德川家齐的将军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
他们阴谋派遣了德川治纪作为代言人来接管幕府的军队,想要趁机掌控幕府的实权,然后再依靠战功逼迫德川家齐退位让贤,扶持更加符合御三家利益要求的将军上位。
这个人就是德川治纪。
现在德川治纪已经被处死,以本多忠筹、户田氏教为核心的叛逆集团也被以安藤信成、太田资爱为核心的忠臣集团成功反杀,幕府局势得到了控制,德川家齐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德川家齐为此非常生气,认为御三家是在欺负一个没有父亲帮助的少年将军,他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要派遣幕府军队讨伐御三家等亲藩大名和所有同谋的谱代大名。
德川家齐要是知道自己居然颁布了这样一则倒反天罡的讨逆檄文,一定会当场气死,所以潘升很贴心的没让他知道。
拿着德川家齐“亲自”颁布的讨伐叛逆的檄文,阮向山一声令下,两万三千人的武装力量开始向周边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的领地展开进攻。
德川御三家是第一序列需要被讨伐的对象,并且是斩尽杀绝。
本来潘升和阮向山的意思是诛灭御三家主要话事人,其他的人就直接打包送到铜州和金州去开矿。
但是安藤信成表示反对,他认为德川家人必须要全部消灭,斩尽杀绝,一个不留,但凡留下一个,都会有不臣者阴谋叛乱,企图恢复德川幕府的统治。
这对于战后建立以安藤信成为核心的政府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安藤信成坚决要求把除了德川家齐之外所有有德川氏血统的人都要杀掉,甭管他现在姓不姓德川。
潘升和阮向山没有反对,于是这个要求就被贯彻下去,德川氏的命运就此注定。
大军出动执行任务的时候,赵学宁这边也接到了来自潘升的消息汇总报告,得知他们已经成功颠覆了德川氏政权,并且打算扶持起安藤氏政权取而代之的事情。
对于他们的这一操作,赵学宁表示很满意。
本来他的目的也就是这样,扶持一个亲中华联邦的政府来治理日本内政,顺带着到时候把天皇给废黜了,把日本变成共和国,光明正大的加盟中华联邦。
至于潘升提出的希望得到更多的军事力量的援助,赵学宁也批示认为是可以的,现在潘升和阮向山等人能够调动的海军陆战队只有三千人,数量比较少,真要面对整个日本所有的大名,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赵学宁想了想,决定从中央军区抽调两个营的军队前往日本,驻守在江户地区,同时临时设立东洋军区,让阮向山担任东洋军区临时总指挥,全权统领包括幕府新军在内的全部隶属于中华联邦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