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太执意了。
只是她这般说了,钟鹤青却只是轻轻笑了笑。
安三娘见这位少卿眼中染上淡如月华的柔色。
听他道。
我曾四海为家、到处流浪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与这天下众生都无法产生牵连,我在人潮之中,却又不在人潮之内,从来都只能做个过客。直到直到我也说不清哪天,我感觉自己好像与这世间产生了牵绊。□()”
他说着,眼中柔色更甚,唇角抿了极轻而柔的笑意。
“三娘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
但他这样说着,眼帘又垂下了三分。
“虽然这牵连很纤细很微弱,虽然她生气了想当即斩断,虽然所有人都劝我不要强求,但我、但我可能还想再执意强求一下,哪怕再多一下。”
安三娘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看着这位少卿,知道他所说的“一下”,恐怕将是不知多久的无数次执意地尝试。
她彻底沉默。
半晌,直到钟鹤青已经离去,她才长长地叹了一气,站在门前,往着山之阿的方向默然看了许久。
如果这世间的执意都能得偿所愿,似乎,也未尝不可吧。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注】
云雾飘渺的太行山间,青翠绵延的山林之中,晨起的山雾里,远远地有孩童唱着山鬼之歌。
孩童的身影与脚下的山间小路,一起若隐若现,明明方才还相隔数里,转眼却忽至眼前。
只见那唱着歌谣的孩童,穿着凡人孩童一般的花花绿绿的衣衫,可仔细看去,三人发髻间竟都长着毛茸茸的狸猫耳朵,而身后则脱出一根长长的猫尾来。
他们一蹦一跳地背着竹篓唱着歌往山里去。
正同去路来的一人遇了个正着。
来人穿着一身白若仙雾的衣衫,腰间淡黄色的绦子上系了一只巴掌大小的葫芦,葫芦下系着三枚铜钱。
她看见三只小狸妖,就笑着拍了手。
“凡人有句诗,叫‘如听仙乐耳暂明’,便是指你们唱的了。唱的可真好!”
三个小童听见她夸赞都高兴了起来,有个调皮的问。
“那有姐姐你长得那么好吗?”
这话引得女子笑出了声来。
“那自是有的。”
不想小童却都摇头,“怎么可能?姐姐你不是山之阿里最漂亮的狸妖吗?”
这话说得女子更要笑了。
她说是,“所以你们的歌儿就唱的同我一般漂亮。”
她这么说,小童更高兴了,取了
()山间采来的一串白玲兰帮她簪在发间。
她并不拒绝,眼角含笑地由着他们簪了。
又听他们问。
“姐姐今日也是要下山摆摊算命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