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庆德殿内召见了杨时毅跟阑珊两人。
虽参与工造的工部诸人许多,皇帝点名要见的只有营缮所的舒阑珊。
这一趟连杨大人都成了陪衬。
事先杨时毅指点了些面圣时候须注意的事项,阑珊一一铭记在心,小太监通报,向内进了庆德殿,阑珊因未抬头,便只盯着杨时毅的动作,竖起耳朵听着。
不料见杨时毅人在身前,并没叩拜皇帝,也没出声。
她心里觉着异样,大胆地略抬头几分,扫见前头龙椅之下,竟是空空如也。
皇帝不在?
阑珊发愣,忍不住又看向杨时毅,却见杨大人面色如常,依旧淡定自若。
正在莫名的时候,却听到在自己侧面、一排紫檀木的阁子后面,有个略显苍凛的声音道:“朕听闻,当初计成春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想要在西北造一座这样的高塔。”
出声的显然正是皇帝。
这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阑珊心中惊愕之际,却见杨时毅似侧了侧身子,她忙也跟着脚下动了动,向着那阁子后转过身去。
据说庆德殿里放着许多皇帝心爱的物件,有古玩珍宝,也有笔墨字画,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东西。
此刻皇帝所站的珍宝格子就是如此,琳琅满目的珍稀玩器摆放在上头,随着皇帝脚步的异动,光影也产生了各种奇妙的变化。
阑珊因为心有所图,对面圣这种事本来是平静应对,没想到皇帝的出场方式如此不同。
可突然间,竟叫她莫名想起那天自己去王府,赵世禛也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自己身后冒了出来。
真不愧是父子……
阑珊忙又定神,皇帝说了这句后略停了停,阑珊本以为杨时毅会接上一句。
没想到杨大人仍是保持缄默。
杨时毅伺候圣驾多年,对皇帝的心性自然也很是了解。
果然很快的,只听皇帝继续说道:“只是当时有其他的考量才并未采纳,却想不到时隔多年,朕在京城之中也能看到如此盛景,舒卿竟像是承继了计成春的衣钵啊。”
随着最后这一句话说完,皇帝的身影总算从格子的前头显了出来。
皇帝是一身天蓝色的缎子龙袍,头上戴着沉香木的发冠,跟他清癯威严的容貌相得益彰,乍一看不太像是皇帝,倒像是个洞察世事的极为睿智的老者。
此刻杨时毅才躬身行礼,阑珊也忙跪地。
皇帝缓步走了过来,脚步在阑珊跟前停了停,才又说道:“难能可贵啊……年纪轻轻的,就有如此见识,如此胆识,外加如此能耐。”
他又笑着看了一眼旁边的杨时毅:“爱卿的工部的确出了了不得的新人啊。”
杨时毅温声答道:“回皇上,只是年轻之人仗着些许血涌,侥幸做了一点事,微臣也着实愧不敢当。”
皇帝轻笑两声,到龙椅上落座才叫平身。
阑珊谢恩而起,仍是不敢抬头。
但方才皇帝人在宝格之后,却早也把这“舒丞”看了个十有八九,所以才有“年纪轻轻”那一句。
此时皇帝道:“舒阑珊,你是怎么想到,要将圣孝塔做如此修改的?”
阑珊谨谨慎慎地说道:“回皇上,微臣只是想尽心竭力办好差事。”
皇帝笑道:“这是冠冕堂皇应酬的话,朕不想听这个,你只管说,你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又听闻这设计在工部本是遭到众人反对的,你又是为何甘愿冒险,难道不怕失败了后掉脑袋吗?”
杨时毅看她道:“皇上明鉴万里,你只管说你的初心便是。”
“是。”阑珊顿了顿,终于说道:“之前圣孝塔给人暗中算计,引发些许不必要的惊动,微臣从杨大人的话中得到启发,觉着若只把圣孝塔修缮如旧的话,似乎,是有些太过投机取巧了,也不足以压下攸攸众口,虽然如此才是最为稳妥的法子,毕竟不功不过——这是微臣的初衷。那日微臣翻阅工部典籍,无意中看到所记载的外塔旧例,才也生出这种想法……至于冒险,微臣并没有抗衡众人意见之力,最后一锤定音,还是靠着尚书大人。”
皇帝听完后笑道:“你很有心了,不仅有心办好差事,还很诚实,并不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