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燕清很意外,叶校会主动说起,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该装作没有已经知晓的样子,又或者惊讶的表情该怎么装?
他只是挑了下眉,干脆不装,问她:“什么时候决定的?”
叶校说:“很早。我刚来这边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了,但履历不够格,有些犹豫,读研后才坚定了信念。”
也有叶校觉得不够自信的事情么?顾燕清觉得这不该,毕竟她总是一副纵横天下的高傲。
叶校问:“如果我能考进去,你介意我成为你的同事吗?”
“这是你的目标,我的意见并不重要。”他说。
叶校看见这反应,耸了下肩膀,无所谓道:“到时候,我们这样的关系,说不定也不存在了。”
谁也干涉不了谁,介意也没用。
顾燕清失笑,他背靠着玻璃,看这个女生认真工作的模样,问她:“叶校,你为什么会读新闻专业?又为什么想进电视台?”
“啊?”
顾燕清没有重复,他确认她听见了。
对叶校来说,这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故事,或许说是信念更准确一点。
情况很复杂,但心一旦敞开,也就敞开了,没什么不能说的。
“那你为什么会当记者?”
他坦然道:“因为我父亲是新闻工作者,以及,自小受到的教育影响。”
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这话在叶校听来是有些优越感在的。
叶校的童年从来就没有清晰的目标,“我以前没有梦想。我爸妈……以及身边人的教诲就是,出人头地,努力赚钱,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没人跟她说,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算出头人地?为什么成功的唯一目标就是回报养育之恩?
她努力不能只为自己吗?
在叶海明和段云的意识里,成功的意义就是变有钱,脱离贫困的日子。更自私一点,孩子是父母低投资高回报的项目,且有机会改变家庭命运。
这不怪叶校的父母,大多数精神贫瘠的人,也只能想到这里了。
转折发生在她上初中时。
叶校跟顾燕清说:“我不知道,你记不记得b城电视台以前有个男记者,叫陈观南。”
“嗯。”此时顾燕清的眼里涌现一丝诧异。
“他应该是我选这个专业的诱因,或者说偶像。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叶校仔细回忆了一番。
她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档法制节目,披露一起妇女儿童拐卖大案,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爆出来的人叫陈观南,是b城电视台的一名调查记者。
当时大学毕业的陈观南刚进入电视台工作,某天收到一条求助短信,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孩子被人贩子拐去做乞讨儿,被打断了一条腿,虽然她的孩子很幸运在大街上乞讨被发现救出,但是犯罪团伙还在逍遥法外。
肯定还有许多同样遭遇的孩子在遭罪。
那位母亲祈求电视台曝光这件事。
陈观南确认了真伪后,开始着手调查,犯罪团伙在南方的贫困地区一带活动,目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儿童,将其致残,精神控制他们去大街上乞讨。
当时的陈观南是个年轻力壮的男孩子,长相帅气,个子还很高,明显不属于“目标”。
为了做成这件事,他一个月内使自己减重30斤,胸前瘦得像挂着两片肋排,他还在烈日下暴晒使皮肤迅速老化,不洗澡不剪头发,直到身上几乎没有正常人的样子,然后在乞丐最多的那条街上装疯卖傻了一个星期,终于引起犯罪团伙的主意,把他带回去了。
他成功潜入他们的窝点,看到了十几个被像牲口一样对待的孩子,这些人傻的傻、残的残,吃喝拉撒在一个屋子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