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赈灾挣钱之时,她突然想到从前看剧看小说时的一个方法,此时不妨搬过来一用。
“钱行书,增加国库收益一事,朕有一法,你可要听?”
户部尚书眉眼涌上股喜色,他固然是瞧不起女帝的,但也不由升起一丝希望:“臣恳请陛下告知。”
慕姝坐得有些累了,肚子里空荡荡的饿得不行,没想到朝会会开这么久,但方才知道了这个慕国的各地灾情,她完全没办法无动于衷。
她仍是坐得端正,一直冷然的面色带了镇定人心的意味。
“为了鼓励各地赈灾,朕想发起募捐。”
户部尚书面色一僵,“陛下说得有理。”
这还用说,但问题是谁真的会为了募捐牺牲自己利益啊,多只是做做样子,杯水车薪。
慕姝看了他一眼,自顾自地说道:“既是募捐,便该有奖励。”
“朝中负责编纂史书的是哪位爱卿?”
嗯?话题度跳转的这么快?
一向在朝堂上充当透明人的太史反应还算快,及时站了出来,行礼后自我介绍:“太史陈章见过陛下。”
慕姝将人叫起后,说明自己的目的:“捐献钱财或物资救助灾民、协助朝廷造桥修路灾后重建,胸有大义拳拳爱国之人,理应彪炳史册、青史留名。”
她的声音淡淡的,但这句话间流露出的意味一下便叫此时在紫宸殿上的所有朝臣瞪大了双眼。
尤其是不少文臣,激动地手攥成拳紧紧抓着自己的衣摆。
没有一个当官的不想青史留名!
尤其是古代大部分人甚至把身后名看得比生前更重要,有一个好名声、甚至在史书上占据名姓的诱惑太大了!
没有让他们失望。
慕姝继续说着奖励:“待朕颁下募捐令后,朝中大臣、宗室官员若有家中宽裕、力所能及募捐者,皆可携钱财去户部募捐,由户部尚书整理成册。”
“然后,这个册子上募捐数额最多的三百人,便由太史编纂一部《大慕贤臣》,记录歌颂诸位爱卿的奉献功绩,留为后世楷模。”
!!!
毫不夸张,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三百个人诶!
能当官的,谁不是熟读史书之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许多天子的名姓在岁月长河中都渐渐黯淡,而一朝臣,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现在还能被提起的,能有几个?
能喊出三十个的都是那朝能人辈出、定是盛世君臣。
而,现在,只要付出一点钱财,就能彪炳史册!
如何能不让人心动!
说实话,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钱财重要。
但对于现在能有资格到紫宸殿上朝的官员来说,他们已经是一个国家的权力最顶层,有权之后有钱几乎是水到渠成。
只要身居高位一天,只要他们想,便不会少了钱花。
但能够在史书上留名,大部分都心知肚明以自己的政绩、能耐,还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