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只能代表记忆力好,读书还是要看悟性和毅力,读书科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骄傲自满。”林如海告诫道。
既然知道沈鼎过目不忘,林如海给沈鼎布置的功课就多了。
背书对过目不忘的沈鼎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林如海便把重点都放在了其他方向。
不过沈鼎毕竟年幼,林如海也不想让沈鼎为了读书熬坏了身体,因此布置的课业都不算多。
沈鼎在林府的生活十分规律,白日里念书,晚上给黛玉姐弟输送灵气,可以说很充实了。
过了半个月,林如海托人寻的西宾终于有了消息。
林如海是姑苏人氏,这位请来的西宾,也是姑苏人。
这位西宾姓席,名宜春。
曾经中过解元,但会试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弃考回乡,因家中小有资产,生活还算如意。
可惜,生了个不孝子,惹上了权贵,险些家破人亡,幸亏旧友搭救,才活下命来。
一家子的命虽然保下了,可生存却成了问题,听闻新任扬州巡盐御史林大人家里托人寻西宾,他便托了旧友的关系,聘了进来。
聘请了西宾来教书,沈鼎就开始随西宾读书,一同读书的还有黛玉。
而林如海将精力都放在了政务上。
虽然席宜春只是个举人,但学问并不差,弃考归乡后,他也没有放弃读书,可以说学识渊博,教导沈鼎和黛玉两个,确实绰绰有余。
三世加起来,沈鼎虽然活了两百多年,可不管是第一世还是第二世,他都没有接触过科举,因此是真的从头开始学习,背书容易,但要弄明白书中的道理,还真不是一件易事。
中秋将至,园中的桂花开了,满园飘香,沈鼎的院子与园子比邻,日夜都能闻到浓郁的桂花香。
八月十五中秋团圆,林如海给西宾放了两日假,让他去陪家人。
沈鼎和黛玉自然也放了假。
两人的课业并不繁重,放假之后也没有懈怠,而是待在书房里练字、背书。
练字的是沈鼎,背书的是黛玉。
中秋这晚,林夫人准备了月饼,在园子里设了桌席,一家人在一起赏月。
沈鼎原本窝在书房里练字,掌灯时分,黛玉来了书房。
“冠玉哥哥,天都黑了,你还在练字呢?”
沈鼎听到黛玉的声音,一边将最后一个字写完,一边道,“闲着没事,多练练。”
“阿娘让我来叫你去花园赏月吃月饼。”
黛玉说着凑了过来,看着沈鼎写的字,“冠玉哥哥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前日先生还夸过你。”
“哪里写得好?”跟他前世的字相比,他现在的臂力不够,写的字远不如前世,别说风骨,如今也不过是将字写得工整罢了。
黛玉却不解,“冠玉哥哥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些。”
沈鼎也不解释,搁下笔,“要求高并不是坏事,师娘还在等我们呢,走吧。”
原本黛玉还想说什么,一听这话,立刻应下,“好。”
让长辈等着,可有些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