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蓁蓁到底是没办什么生辰宴。
分明炎夏三伏天,连院中的蝉鸣都热到有气无力,她却深觉后背发寒。
“静月轩”中,沈蓁蓁捧着茶盏不住摩挲,半垂长睫,从二房处回来,又应付了沈夫人和弟弟妹妹的生辰祝福后,她已静坐有一个时辰之久,心中盘算未来该得如何打算。
按叔父今日所言,文帝打算命人勘正姓氏,要编纂一本《姓氏志》,将大魏各地的姓氏划分,分成高、下各个等级。这样划分等级的作法并不稀奇,从大魏建国,甚至前两个朝皆是如此,许多人生而高门,比旁等姓氏高人一等,她清河沈家亦如是。
可此次情况非同小可。
文帝召见了几位宰相,让人先口头谈一谈作这本《姓氏志》的打算。而在现场的二皇子李耽当场言:某些士族人士,最是喜爱自傲矜夸,几代衰败,却依旧是倚仗着旧有门第,嫁女给别族的人,索取数量庞大的聘礼,这样的氏族,如何能列为高等?
彼时沈时秋背着手,在屋中团团转,补充道:“这是在暗示山东士族的几姓人氏!几位宰相先列要编入〈姓氏志〉里的一等姓氏,分别提了关中士族、山东士族、河西士族、江南士族等几地大族,提到其他几处的族姓时,圣人都没睁眼,偏偏、偏偏就提到清河崔氏时,圣人将手中掌珠‘啪’一声儿搁在了御案上。哎,这还不够明显的么?这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啊,哎……”
张氏紧张问:“你这消息可准确?崔氏可是咱们山东士族的首姓了,它都不能被列为一等姓氏的话,那咱们沈氏岂不是……”
沈时秋愤愤地“嗬”了一声,“崔艺之的消息,是齐挺暗中透露给他的!齐挺是黄门侍郎,便是参与此次〈姓氏志〉编撰的宰相之一。”
怕眼前两个女子心存侥幸,沈时秋又道:“当初先帝建大魏起事时,战乱中,那崔艺之曾救过齐挺一命,二人私交情同手足。消息绝非是假的。”
沈蓁蓁思忖片刻,问:“叔父,不可能空口白牙就将当下的姓氏分出各个等级罢,崔伯可有说,二殿下与圣人的意思,是以什么作为划分标准?”
“对对对,总有标准的。”张氏附和。
沈时秋停步,侧脸过来,深深看面容镇定的沈蓁蓁,心赞她聪慧,言简意赅地叹气道:“原话说是:‘择取今日官爵的高下,而定等级’。”
记忆回拢,沈蓁蓁放下手中茶盏,颓然地躺在竹簟上,眼中空茫地望着房梁,幽幽叹出一口气。
他们沈家嫡系一脉,本还算高官的祖父、父亲皆已故去,如今叔父不过是个五品官,而沈霁尚未入仕,真正属于“青黄不接”之时。真按为官等级来划分的话,不就是活活将沈氏从一等,降为二等,甚至三等氏族么?
一旦如此,远的影响暂时不说,就说近处的。
她和沈婳皆已及笄可婚嫁,原本在这长安城人们心中,不论沈氏郎君们的官阶如何,但沈氏始终是百年传承的优秀士族,家中女子的婚嫁从来只易不难,说家家争相求娶她们山东士族的女子也不为过。可如若这姓氏被降级,在门当户对的观念中,她们沈氏女再攀一等姓何其艰难。
按崔家的消息,勘正姓氏的事务繁杂,加之文帝外出避暑在即,列出的计划,是要在年底前最终编纂成书,在明年年初时颁布施行。
也就是说,仅仅半年后,他们沈氏的地位就要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当下最好的方法,是在这半年内,她与沈婳能双双嫁出去……
沈蓁蓁的思绪被门外一声通传打断——
“娘子,有客人求见。”
今日是她生辰,不仅没有预想中得到萧衍娶她的肯定回复,成为世子夫人、未来安国公夫人的希望破灭,还从沈时秋处得到如此令人难过的消息,沈蓁蓁实在没甚心情做面子事。
她在屋内假装咳嗽几声,装病虚弱道:“我身子有些不适,你回禀一声,改日再见罢。”
闻声,堂外的萧衍促狭地提了下唇,侧脸朝婢女说了句话。
锦云再度高声道:“萧世子说,是给娘子送东西来了,娘子当真不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