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雪酥的丫鬟把燕明荞解下来的白色斗篷放到了架子上,然后仔细擦干净上面的雪,就着炉火烘了烘。晴风从小室出来,手上端着热茶,又有丫鬟端来点心,几人脚步轻快,没什么声响。这几个丫鬟是去年新添的,除了林香林枣雪竹晴日,前两年都嫁人了,丫鬟们全换了新人。燕明荞给备了体面的嫁妆,也全了这段主仆情谊。如今她们还在燕国公府做事,只不过燕明荞日后嫁人,不方便跟着,所以就全换了。如今屋里林香林枣是大丫鬟,雪竹晴日雪酥晴风是一等的,另有四个三等丫鬟做些杂活,算上李嬷嬷和厨娘,院里总共有十一人。在荞安轩做事,也不拘多少月钱,燕明荞出手大方,只要是安分守己,做事漂亮的都有赏银拿,赏钱可比月钱多。李嬷嬷跟了燕明荞十三年,到如今依旧本分。不过她有四十多岁了,做下人的身体不如当主子的,年轻的时候还落下过毛病,现在做不了什么重活,权当跟着燕明荞养老了。院里的事几乎不用燕明荞操心,雪酥几人已经上手了。林香依旧管着几个铺子,跟一姐姐那边的流露一块理账。林枣则是管茶包生意,偶尔会出门谈生意,和当初南下买茶的陈越州一块。燕明荞瞧着,陈越州好像喜欢林枣,她现在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喜欢。最明显的就是老盯着看。一姐夫就总看一姐姐,陈越州也总是看林枣!不过燕明荞没问过,万一是她弄错了,而且,林枣不看陈越州呀。她年纪比林枣小呢,若是问了,林枣害羞怎么办,反正他们要是在一块,燕明荞肯定会给准备嫁妆的。再说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有两个大的茶庄跟他们谈生意,茶叶便宜了五成价钱,但各自要了半成分成。如今燕明荞占六成,两个姐姐各占一成,两个兄长加起来占一成,再有就是这两个茶庄,加起来也占一成。当初母亲说的是对的,这样分成有利于后面再谈生意,能和两家大茶庄合伙燕明荞也知足了。如今茶包生意遍布越朝大江南北,燕家茶包也是越朝的独一份。她每月银子都能分两千两。其他铺子倒也开了几家,生意有好有差。雪竹和晴日管的是小生意,帮着燕明荞给别的商人投银子,这个不好说,有赚有赔。不过这两年多下来,燕明荞也攒下不少银子了。庄子多了三个,如今已经有五个了,但因为盛京城开荒的地能做庄子的就那么多,有时候有银子也买不到好庄子。所以这三个庄子是在别处买的,江南水乡一座,鱼米之乡蜀地有两座。别看这两个地方离盛京远,可土地肥沃富饶,一亩地的价钱和盛京庄子差不了太多。一个三百多亩,还有两个一百来亩的,那边的蟹田米也好吃,如今整个燕国公府都吃这种米。铺面有三个,宅子就多买了一个,铺面是往外租的,两个宅子都留给干活的人住,也是为了方便。燕明荞觉着,她如今住在国公府,铺子还能做生意,宅子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她打算之后把银子全拿来置办田地和铺子。她这银子还有六千三百多两,燕明荞觉得,银子总得留出来一些用的,偶尔买些首饰衣裳要花钱,再给长辈准备礼物也要花钱,钱不知不觉也就花出去了。想起长辈,燕明荞眉毛往下耷拉了点,前年,也就是尧桢十年的十月份,祖父过世,父亲辞官回萧阳守孝,要守满三年才行。他们是孙子辈,则要守满一年。尧桢十年春会试,长兄考中进士,但燕明泽没中,不过两人要守孝,直到去年秋日,长兄才前往兆州青华县赴任,没有意外的话,得上任满五年才能回京。不过要是打点打点,也用不了那么久。如今府上是嫂嫂管事,母亲偶尔会回萧阳一趟,祖母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身子骨很硬朗,人在萧阳,由一叔和婶婶照顾。燕明荞去年去萧阳小住了几个月,也是为了陪陪老人,但毕竟盛京才是她的家,入冬之后就回来了。祖父不在了,所有人都很伤心,可人得往前看,祖父生前最担心的就是燕国公府,以及府上的子孙,如今长兄为官,日后能光耀门楣,祖父如果泉下有知,应该也会很欣慰吧。不过最让燕明荞奇怪的是,燕明泽竟然没考中。他在萧阳能考辛媛两个加一块都比不上她。章辛媛是能说会道的性子,在沈氏看来有些泼辣,这两个儿媳都是她费心选的,长媳性子柔善,对待弟弟妹妹们好,燕明轩能压得住。而明烨虽然长进不少,可从小到大是被明轩护着的,偶尔还跳脱些,需要一个性子泼辣的媳妇,关键时刻也能劝一劝。震慑着点。章辛媛性子是泼辣,但不对着家里人,她是这么想的,本来承爵就和一房没关系,她何必找婆婆的不痛快。她最喜欢的是小姑子,谁家小姑子还给兄长钱花,每月好几百两银子那么给,跟给的不是钱一样。燕明烨也挺疼明荞的,大嫂人也不错,人兄弟俩关系也好,她找不痛快才跟一家人对着干。章辛媛把钱都存下了,连着她未进门的一些,留着日后分家夫妻俩过日子。她倒是没想过全留着,等日后燕明荞出嫁添妆,因为这都给她了呀,来来回回是做什么,她只要对小姑子好,有事想着念着不就行了。至于管家的事,章辛媛就更不计较了,等分家,她和燕明烨也要出府另过,管家有什么用,管的还是国公府的财产,啥也带不走。所以嫁进来的两个月,多是吃喝享福。孙辈守孝一年,要孩子也不急,反正章辛媛是觉得自己嫁得不错。而且,她也能唬住燕明烨,不管是读书还是别的,燕明烨听她的,这就够了。沈氏娶了两个儿媳妇,四公子他们年纪尚小,倒是不急,唯一愁的是燕明泽。快把婚事定下来,也省着再操心。吃过中午饭,燕明荞回荞安轩睡了个午觉,睡醒之后雪也停了,太阳都出来了。庭前小片路干干净净,花草在冷风中抖擞站着,好像在等春日暖和过来。燕明荞倒是忘了,刚才没问母亲这月布施的事儿,这也刚月初,不过天冷,她可以多拿点银子出来,让穷苦百姓买些炭火。这些事吩咐下去,雪酥她们就能办,布施也不必非过去站着,亲手分发米面才叫布施。等晚上,燕明烨和燕明泽从书院回来了。燕明烨已经成亲了,不好一直住在书院,所以都是日日往家里跑,虽然来回路上耽搁一个多时辰,但燕明烨乐意跑,家里有媳妇在,当然是回家的好。而燕明泽给的理由是他年纪不小了,再住书院不合适,反正燕明烨回来,他顺道搭车也就回来了。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在书院不要和沈元景同屋住,他睡不着,他绝对不回来。燕明烨对他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比起沈元景,还是燕明烨好相处些。松山书院交的束脩高,若是住在书院,还要再交钱,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原本他同屋的人不是沈元景,而是他同窗,但从萧阳回来后,他同屋人莫名就变成了沈元景。他是想换过,可没发生什么事,根本换不掉,最主要的是,沈元景会试也中了,如今已是进士功名,不知为何还在书院。他当年向人打听过,那人只说沈元景年岁不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好为官。聪慧是聪慧,十三四岁的人进翰林院,并不合适。所以沈元景就自己要求再上两年学。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从前流落在外没上过学,喜欢上,安王府未来的世子,这点事怎么可能做不到。再说了,沈元景还交着束脩呢。燕明泽也没办法,沈元景什么都不做,光这层身份就压死人。他根本不明白,沈元景为何这么做,是谁授意的吗?可祖父是喜丧,祖母人在萧阳,当初在国公府,和沈元景接触最深的是燕明荞啊。难道是五妹妹说了什么?也不是没有可能。燕明泽还听说,沈元景虽没认回安王府,但偶尔会去用饭,和世子早就没差了。从前安王世子体弱多病,也不曾读书,沈元景能考中,安王不知多满意,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他可不觉得跟沈元景分到一个屋子是巧合,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的巧合,定然是他有意为之。回到府上后燕明泽直接回了自己院子,他已经十七岁了,应该跟嫂子妹妹们避嫌。他想多看会儿书,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大前年的确是他没准备好,不能再被沈元景影响。只不过刚用过晚饭,正院宁湘就来传话,“三公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燕明泽猜和他婚事有关,四妹妹都定婚了,他的确该考虑婚事。只不过,燕明泽觉得,沈氏给他相看的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婚事。论门第,没哪家嫡女愿意嫁给他,嫡母也不会找一个压过大嫂一嫂的儿媳,大约是庶女出身,性子温婉的,但这样的妻子在仕途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若是纳妾,家世就更差一层了,燕明泽觉得这样的女子还不如不娶。他略微收拾了一下就去了正院,他猜的没错,果然是为了这事。沈氏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亲人在萧阳守孝,我是你嫡母,理应为你做主议亲。这几日我看了看盛京城适龄的小娘子,有常安侯家的女儿,我见过两次品貌都不错。还有永乐伯府的是,家中的嫡次女,性子也不错。”沈氏尽心挑的,希望人嫁过来之后能和燕明泽和睦相处,两人好好过日子。其实,他这个庶子并不比燕明烨这个嫡子过得差,从前有燕国公贴补,在读书衣食住行上,沈氏也没委屈过他。但嫡庶总归是不一样的,又不是皇亲国戚,更不是多抢眼的人,没有哪家嫡女愿意嫁给这种庶子。如果这样的亲事燕明泽都不满意,沈氏也找不出更好的来了。沈氏以为燕明泽至少会考虑考虑,但他连考虑都没有。燕明泽道:“母亲,儿子想等明年会试考过再考虑婚事。”沈氏皱了皱眉,道:“明年你就十八岁了,这好姑娘可不会等人。”燕明泽:“儿子已经考虑清楚了,想先立业后成家。”沈氏只当他上次会试没中,想加把劲,不想因为别的事耽误功课,“那也好,你好好用功,安心准备明年会试。”燕明泽告退了,从正院出来,他松了口气,常安侯家的女儿应该是庶女,不受宠,嫁妆也不会太多。永乐伯府虽然是嫡女,可是府上已经没落了,嫡女也没什么好的。他想娶的人,嫡母定然不会同意,他的老师从前是翰林学士,早已辞官。今年五十一岁,小女儿不过十四岁,他逢年过节去老师家中见过老师的女儿两次。如果能娶老师的女儿,对他仕途肯定有助益。只不过见面的机会甚少,他平日要在书院,也难碰见。不过,这世上从来没有难事,只缺有心之人。!叫雪酥的丫鬟把燕明荞解下来的白色斗篷放到了架子上,然后仔细擦干净上面的雪,就着炉火烘了烘。晴风从小室出来,手上端着热茶,又有丫鬟端来点心,几人脚步轻快,没什么声响。这几个丫鬟是去年新添的,除了林香林枣雪竹晴日,前两年都嫁人了,丫鬟们全换了新人。燕明荞给备了体面的嫁妆,也全了这段主仆情谊。如今她们还在燕国公府做事,只不过燕明荞日后嫁人,不方便跟着,所以就全换了。如今屋里林香林枣是大丫鬟,雪竹晴日雪酥晴风是一等的,另有四个三等丫鬟做些杂活,算上李嬷嬷和厨娘,院里总共有十一人。在荞安轩做事,也不拘多少月钱,燕明荞出手大方,只要是安分守己,做事漂亮的都有赏银拿,赏钱可比月钱多。李嬷嬷跟了燕明荞十三年,到如今依旧本分。不过她有四十多岁了,做下人的身体不如当主子的,年轻的时候还落下过毛病,现在做不了什么重活,权当跟着燕明荞养老了。院里的事几乎不用燕明荞操心,雪酥几人已经上手了。林香依旧管着几个铺子,跟一姐姐那边的流露一块理账。林枣则是管茶包生意,偶尔会出门谈生意,和当初南下买茶的陈越州一块。燕明荞瞧着,陈越州好像喜欢林枣,她现在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喜欢。最明显的就是老盯着看。一姐夫就总看一姐姐,陈越州也总是看林枣!不过燕明荞没问过,万一是她弄错了,而且,林枣不看陈越州呀。她年纪比林枣小呢,若是问了,林枣害羞怎么办,反正他们要是在一块,燕明荞肯定会给准备嫁妆的。再说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有两个大的茶庄跟他们谈生意,茶叶便宜了五成价钱,但各自要了半成分成。如今燕明荞占六成,两个姐姐各占一成,两个兄长加起来占一成,再有就是这两个茶庄,加起来也占一成。当初母亲说的是对的,这样分成有利于后面再谈生意,能和两家大茶庄合伙燕明荞也知足了。如今茶包生意遍布越朝大江南北,燕家茶包也是越朝的独一份。她每月银子都能分两千两。其他铺子倒也开了几家,生意有好有差。雪竹和晴日管的是小生意,帮着燕明荞给别的商人投银子,这个不好说,有赚有赔。不过这两年多下来,燕明荞也攒下不少银子了。庄子多了三个,如今已经有五个了,但因为盛京城开荒的地能做庄子的就那么多,有时候有银子也买不到好庄子。所以这三个庄子是在别处买的,江南水乡一座,鱼米之乡蜀地有两座。别看这两个地方离盛京远,可土地肥沃富饶,一亩地的价钱和盛京庄子差不了太多。一个三百多亩,还有两个一百来亩的,那边的蟹田米也好吃,如今整个燕国公府都吃这种米。铺面有三个,宅子就多买了一个,铺面是往外租的,两个宅子都留给干活的人住,也是为了方便。燕明荞觉着,她如今住在国公府,铺子还能做生意,宅子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她打算之后把银子全拿来置办田地和铺子。她这银子还有六千三百多两,燕明荞觉得,银子总得留出来一些用的,偶尔买些首饰衣裳要花钱,再给长辈准备礼物也要花钱,钱不知不觉也就花出去了。想起长辈,燕明荞眉毛往下耷拉了点,前年,也就是尧桢十年的十月份,祖父过世,父亲辞官回萧阳守孝,要守满三年才行。他们是孙子辈,则要守满一年。尧桢十年春会试,长兄考中进士,但燕明泽没中,不过两人要守孝,直到去年秋日,长兄才前往兆州青华县赴任,没有意外的话,得上任满五年才能回京。不过要是打点打点,也用不了那么久。如今府上是嫂嫂管事,母亲偶尔会回萧阳一趟,祖母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身子骨很硬朗,人在萧阳,由一叔和婶婶照顾。燕明荞去年去萧阳小住了几个月,也是为了陪陪老人,但毕竟盛京才是她的家,入冬之后就回来了。祖父不在了,所有人都很伤心,可人得往前看,祖父生前最担心的就是燕国公府,以及府上的子孙,如今长兄为官,日后能光耀门楣,祖父如果泉下有知,应该也会很欣慰吧。不过最让燕明荞奇怪的是,燕明泽竟然没考中。他在萧阳能考辛媛两个加一块都比不上她。章辛媛是能说会道的性子,在沈氏看来有些泼辣,这两个儿媳都是她费心选的,长媳性子柔善,对待弟弟妹妹们好,燕明轩能压得住。而明烨虽然长进不少,可从小到大是被明轩护着的,偶尔还跳脱些,需要一个性子泼辣的媳妇,关键时刻也能劝一劝。震慑着点。章辛媛性子是泼辣,但不对着家里人,她是这么想的,本来承爵就和一房没关系,她何必找婆婆的不痛快。她最喜欢的是小姑子,谁家小姑子还给兄长钱花,每月好几百两银子那么给,跟给的不是钱一样。燕明烨也挺疼明荞的,大嫂人也不错,人兄弟俩关系也好,她找不痛快才跟一家人对着干。章辛媛把钱都存下了,连着她未进门的一些,留着日后分家夫妻俩过日子。她倒是没想过全留着,等日后燕明荞出嫁添妆,因为这都给她了呀,来来回回是做什么,她只要对小姑子好,有事想着念着不就行了。至于管家的事,章辛媛就更不计较了,等分家,她和燕明烨也要出府另过,管家有什么用,管的还是国公府的财产,啥也带不走。所以嫁进来的两个月,多是吃喝享福。孙辈守孝一年,要孩子也不急,反正章辛媛是觉得自己嫁得不错。而且,她也能唬住燕明烨,不管是读书还是别的,燕明烨听她的,这就够了。沈氏娶了两个儿媳妇,四公子他们年纪尚小,倒是不急,唯一愁的是燕明泽。快把婚事定下来,也省着再操心。吃过中午饭,燕明荞回荞安轩睡了个午觉,睡醒之后雪也停了,太阳都出来了。庭前小片路干干净净,花草在冷风中抖擞站着,好像在等春日暖和过来。燕明荞倒是忘了,刚才没问母亲这月布施的事儿,这也刚月初,不过天冷,她可以多拿点银子出来,让穷苦百姓买些炭火。这些事吩咐下去,雪酥她们就能办,布施也不必非过去站着,亲手分发米面才叫布施。等晚上,燕明烨和燕明泽从书院回来了。燕明烨已经成亲了,不好一直住在书院,所以都是日日往家里跑,虽然来回路上耽搁一个多时辰,但燕明烨乐意跑,家里有媳妇在,当然是回家的好。而燕明泽给的理由是他年纪不小了,再住书院不合适,反正燕明烨回来,他顺道搭车也就回来了。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在书院不要和沈元景同屋住,他睡不着,他绝对不回来。燕明烨对他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比起沈元景,还是燕明烨好相处些。松山书院交的束脩高,若是住在书院,还要再交钱,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原本他同屋的人不是沈元景,而是他同窗,但从萧阳回来后,他同屋人莫名就变成了沈元景。他是想换过,可没发生什么事,根本换不掉,最主要的是,沈元景会试也中了,如今已是进士功名,不知为何还在书院。他当年向人打听过,那人只说沈元景年岁不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好为官。聪慧是聪慧,十三四岁的人进翰林院,并不合适。所以沈元景就自己要求再上两年学。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从前流落在外没上过学,喜欢上,安王府未来的世子,这点事怎么可能做不到。再说了,沈元景还交着束脩呢。燕明泽也没办法,沈元景什么都不做,光这层身份就压死人。他根本不明白,沈元景为何这么做,是谁授意的吗?可祖父是喜丧,祖母人在萧阳,当初在国公府,和沈元景接触最深的是燕明荞啊。难道是五妹妹说了什么?也不是没有可能。燕明泽还听说,沈元景虽没认回安王府,但偶尔会去用饭,和世子早就没差了。从前安王世子体弱多病,也不曾读书,沈元景能考中,安王不知多满意,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他可不觉得跟沈元景分到一个屋子是巧合,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的巧合,定然是他有意为之。回到府上后燕明泽直接回了自己院子,他已经十七岁了,应该跟嫂子妹妹们避嫌。他想多看会儿书,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大前年的确是他没准备好,不能再被沈元景影响。只不过刚用过晚饭,正院宁湘就来传话,“三公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燕明泽猜和他婚事有关,四妹妹都定婚了,他的确该考虑婚事。只不过,燕明泽觉得,沈氏给他相看的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婚事。论门第,没哪家嫡女愿意嫁给他,嫡母也不会找一个压过大嫂一嫂的儿媳,大约是庶女出身,性子温婉的,但这样的妻子在仕途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若是纳妾,家世就更差一层了,燕明泽觉得这样的女子还不如不娶。他略微收拾了一下就去了正院,他猜的没错,果然是为了这事。沈氏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亲人在萧阳守孝,我是你嫡母,理应为你做主议亲。这几日我看了看盛京城适龄的小娘子,有常安侯家的女儿,我见过两次品貌都不错。还有永乐伯府的是,家中的嫡次女,性子也不错。”沈氏尽心挑的,希望人嫁过来之后能和燕明泽和睦相处,两人好好过日子。其实,他这个庶子并不比燕明烨这个嫡子过得差,从前有燕国公贴补,在读书衣食住行上,沈氏也没委屈过他。但嫡庶总归是不一样的,又不是皇亲国戚,更不是多抢眼的人,没有哪家嫡女愿意嫁给这种庶子。如果这样的亲事燕明泽都不满意,沈氏也找不出更好的来了。沈氏以为燕明泽至少会考虑考虑,但他连考虑都没有。燕明泽道:“母亲,儿子想等明年会试考过再考虑婚事。”沈氏皱了皱眉,道:“明年你就十八岁了,这好姑娘可不会等人。”燕明泽:“儿子已经考虑清楚了,想先立业后成家。”沈氏只当他上次会试没中,想加把劲,不想因为别的事耽误功课,“那也好,你好好用功,安心准备明年会试。”燕明泽告退了,从正院出来,他松了口气,常安侯家的女儿应该是庶女,不受宠,嫁妆也不会太多。永乐伯府虽然是嫡女,可是府上已经没落了,嫡女也没什么好的。他想娶的人,嫡母定然不会同意,他的老师从前是翰林学士,早已辞官。今年五十一岁,小女儿不过十四岁,他逢年过节去老师家中见过老师的女儿两次。如果能娶老师的女儿,对他仕途肯定有助益。只不过见面的机会甚少,他平日要在书院,也难碰见。不过,这世上从来没有难事,只缺有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