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人的日子怎么样,盛绮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周五去琴院上了一小时课,《沧海一声笑》的学习结束,盛绮开始了新内容,泛音。
课后盛绮想了想,主动报名参加了琴院下个月的雅集活动,当然,只是一名观众。
虽然每日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并不觉得无趣,但每周出门接触接触新鲜人,新鲜事透透气也不错。
盛绮回到阳城半个月,系统仿佛陷入了平淡期,除了日常任务照常奖励,以及是不是冒出来的被动奖励,居然一个新任务都没有发布。
盛绮想了想,可能是自己现在的生活过于平淡,大概有时候系统任务也是需要与现实关联进行触发的。
八月的阳城可谓是盛夏,不同七月时不时的阴天闷热,早上六点钟起床散步一小时之后,盛绮一步都不想迈出门。
天气实在是天热了!
在太阳光下走上十分钟,只觉得瞬间就汗流浃背,身上也黏糊糊的。
到了晚上气温也不见下降多少,除了呆在空调房里简直别无他法。
对于一年四季,盛绮没有什么偏爱亦或是厌恶之极,海城阳城都是四季分明,春秋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春天乍暖还寒,有风沙,天气忽冷忽热的。
夏天酷暑难耐,走在外边就像是进入了大烤炉。
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也是令人琢磨不透,前一日穿半袖,后一日套棉裤。
冬日零下十几度是日常,大雪寒冰,出门走路都费劲。
细细说起来,每个季节盛绮都有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由,但也记得不同时节的好处。
春天里那才冒出来的翠绿新芽,夏日的冰西瓜,冷饮,喧嚣的小吃夜市,秋日里去登高爬山,看万山红叶,冬日那皑皑白雪覆下,冰雪晶莹,恍如仙境。
总有一些小确幸蕴含在记忆之中,令人难忘。
又一个周五的古琴课下课,盛绮看着日历计算一番,她已经上了六堂古琴课了,散音,泛音,按音都已经学会,如今每天自己的练琴一小时之后,她又给自己加了单独练习泛音调弦的任务。
平日里自己校音准都是依靠调音器,但老师更鼓励自己用耳朵来听,用手来调,否则总是脱离不了工具。
出门在外,亦或者是上台演奏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工具校音调琴,属实是有些丢脸。
盛绮的耳朵目前还不算灵光,但她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老师一样,信手拨弦调琴,委实是一派大家之风。
自己现在刚刚学习古琴入门的开指小曲,一级曲目《仙翁操》,往后还有很多很多的曲子要学,盛绮只觉得学海无涯路漫漫。
小曲子《仙翁操》刚学习了一节课,而半个月之后就要进行雅集,赵老师笑说盛绮无缘这次雅集比拼,盛绮心里也悄悄松了口气。
她还是当个围观吃瓜群众默默听琴比较好,不过同时也对半个月之后的雅集更加期待了。
来琴院的次数多了,盛绮也渐渐眼熟了几位师兄师姐,有的是公司就在琴院附近,不需要坐班,时常摸鱼跑到琴院来打发时间。
还有些是书法老师,茶艺师,大学生时间自由,聚在一起喝喝茶,谈谈天。
“下个月音乐会谁去?组个队啊?”
盛绮刚下课,就见几位在茶室喝茶聊天的学员们叫住了赵老师,也喊住了她。
“什么音乐会?”赵老师也是一头雾水。
“宁老师的古筝演奏会,在阳城大剧院音乐厅。”
说话的是琴院的一位学员,她本职是一位古筝教师,打算日后做精通两种民乐的琴筝教师。
“宁老师的?看看时间,有空就去听,不过也得看票。”
赵老师说着打开了手机。
宁老师是华国古筝的大师级人物,也很少举办音乐会,如今要来阳城,有条件确实不容错过。
自古音乐无国界,民乐更是不分家,虽然琴院只教授古琴,但并不妨碍老师和学员欣赏其他乐器。
琴院时常会有学员想要去听二胡啦,琵琶啦,竹笛啦,等等相关的音乐会,在群里喊人组团同去。
盛绮跟着众人一起关注了剧院的公众号,看着已经放送出的一年各项活动清淡,交响乐音乐会,舞剧,话剧,儿童剧,音乐剧,戏曲简直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