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嘉筠自从在陈医生那里得知了国内引进新医疗技术的消息后,就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国外相关的研究报告原文她也认真看了几遍,从已有的信息来看,这种技术虽然新,但对嘉曦的病或许真是转机。
可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消息报道还比较少,仅在几个比较知名的业内网站上有过刊登,普通群众对此甚至都还没有听说过。如果不是陈医生是专业人士,又一直上心嘉曦的情况,未必能这么及时地把消息传给她。
楚嘉筠考虑再三,决定亲自向白世谦咨询一下。自从上次在静城跟白纪苓闹得不欢而散之后,她们之间几无联络。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哪怕是当初她怀着心心有意避开所有人的时候,白纪苓也是极少数能知道她情况的人。
白世谦是白纪苓最亲的人,想必对她也会有些看法。
没想到白世谦接到楚嘉筠的电话还挺高兴。得知她是想打听新引进的技术后,意味深长道:“嘉筠啊,不瞒你说,这项技术还不算太成熟,也不够稳定,所以短期内不会有正式面向病人的计划。”
“我理解。我只是想知道一个大致的时间点,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不在乎多等一两年。”
“唉,具体需要多少年,我不能给你保证。这个要看数据,也就是样本要足够多。”
“那……这些样本数据又从哪里来?”
“大多是自愿参与的患者,也有一些是愿意冒险并且病情到了晚期,纯粹死马当活马医的人。”
楚嘉筠捏紧电话,这样的患者肯定有,但多少才算是足够多?
白世谦猜到她的想法,安慰说:“每一项医学突破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我理解你的心情,但目前这项技术只能在研究所内被运用。”
他的意思很明确,暂时市面上的医院都不会有这种治疗方案,白氏研究所是目前国内可以接触到该技术的唯一正规渠道。
“所以在时间上,也是未知,对吗?”
白世谦叹了一声:“从私人关系的角度,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白伯伯你请说。”
“按照国内的审批机制和流程,就算样本数据满足要求,也不见得就会一路畅行。但只要数据充分,能够证明该技术的安全和有效性,那么研究所是可以针对一些特例进行治疗的。”
楚嘉筠心中一凛:“你是说……”
“你可以考虑先把嘉曦转到静城来,只要时机合适,她可以来研究所接受治疗。”
楚嘉筠也明白这话的意思,这不属于正规途径的治疗,白世谦也纯粹因为私人关系才会这样对她说。能够尽快接受治疗固然是好,可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可谓是毫无保障。
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白世谦知道她的顾虑,低笑:“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建议,接不接受完全在你,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
“我会认真考虑的,谢谢白伯伯坦诚告诉我这些。”
楚嘉筠还没来得及把这事告诉郁隋,就接到了白纪苓的电话。这还是自上次静城见面后的首次通话。
白纪苓的声音有点冷淡,也不像以前那么关心她的近况,不过也没有上次在酒店里针锋相对时那么尖锐:“嘉筠,最近李校长找我谈过,说是想请你来静城大学担任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课程讲师。”
“我?”
白纪苓把目前静城大学面临的问题还有李校长的话概括了几个重点,明确表示目前的确很缺人。
“纪苓,我的情况别人不清楚,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楚嘉筠苦笑,无奈道,“我要是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
“我也早猜到你的决定,但李校长压下来的任务,我哪怕是走过场,也得做个全套。”
毕竟她是要去交差的,万一到时校长问她有没有直接跟楚嘉筠沟通过,她也不能瞎编。
既然楚嘉筠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考虑这个邀请,白纪苓也没过多勉强。不过难得联系一次,只聊这么几句纯公事又显得过于生分,可是两个人都不知道再谈些什么比较合适。
楚嘉筠上次从静城回来后就决定了,档案的事她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好在胡总的人脉资源丰富,给她推荐的客户群很给力,目前有几位的行业背景的确是将来能帮她的。
她也不愿再用这事去麻烦白纪苓,于是只字不提。白纪苓本想等她主动开口,正好可以用档案的事适当拿捏,谁知等了半天也不见楚嘉筠说起。
白纪苓只好假意关心,问起她生活方面的琐事:“你打算在安城定居了吗?”
“暂时是的,我们都适应得不错。”
白纪苓嘴角冷意渐增:“看来你们的感情挺稳定。”
楚嘉筠想到每天下班回家看到的狼藉,不是靠垫掉在地上或是放在电视柜上就是餐桌上铺满玩具,她已经懒得去说就差没把家给拆了的一大一小。
不过这样“零乱”的生活,对她来说,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有安全感和温暖。
“是,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白纪苓死死握着手里钢笔,语气却平静如常,甚至还带了点笑:“能看到你过得好,我也为你高兴。要是以后改变主意想来静城发展,随时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