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也就是说宋徽宗身边的一个小太监,非常会专研宋徽宗在吃这件事情上的喜好。
研究着研究着,小太监就把自己给研究成了专家。
宋徽宗被掳之后,小太监在码头开了个早餐铺子维持生计。
一不小心就发明了胡辣汤。
说一千道一万,历史上的宋徽宗就是个不带吃货标签的艺术家。
在吃货这个标签上,纵观中国历史,无人能出东坡居士之右。
有66道传世名菜,都源自这一个吃货的孜孜以求。
怎么又想远了?
饿成这样,有没有胡辣汤?
……
“我的姐姐诶,你什么时候和义叔叔这么有默契了?”
宗意频率过快地眨着眼睛,表情看起来你很是有些不自然。
“这不是我和谁的默契,这是我们两个和历史的默契。”
梦心之抿了抿嘴,解释道:“历史是有温度的,当你真正走进历史的时候,又会感受到它的厚度。”
“我的姐姐诶,你不是学文物和博物馆的吗?怎么这会儿把话说得像是被历史耽误了的哲学家?”
宗意干脆拖着腮帮子眨眼睛,表情意味深长且毫无道理。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梦心之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个笑容并不明显,聂广义却看得真切。
他忽然就没有那么饿了。
脑海里面只剩下一个感叹——香靥凝羞一笑开!
就这么毫无征兆地,聂广义解锁了诗词真解的新技能。
说好的对古典过敏呢?
他不是最受不了这些的吗?
聂广义想起了自己的好兄弟宣适。
小适子说话,经常也文绉绉的。
即便是这么好的兄弟,聂广义听了还是会过敏。
听一次,数落一次。
这会儿竟然和提前吃了抗过敏药似的,一点反应都没有。
也真的是奇了怪了。
聂广义发自肺腑地感叹道:“我应该把你介绍给宣适,你俩肯定特别聊得来,你俩要是有戏,就不会有棺材板什么事儿了。”
梦心之还没反应过来,-->>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