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怀安道,“我还要正式跟你求婚的。”
“我……”谢韫脸颊顿时浮起一片红晕:“我愿意。”
二哥二嫂三哥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起哄般的鼓起了掌。年纪尚小的侄儿侄女一人挎着个小花篮,将更多的花瓣洒向天空。
谢韫余光瞥见二嫂偷偷拧了二哥一把,似乎在说:“你看人家!”
她忍不住笑了,用力握了握怀安的手。
“我带你去个地方。”怀安将芃姐儿托付给谢二嫂嫂,不容分说拉着谢韫离开大门。
马车驶离胡同,朝着西长安街行去。
“咱们去哪儿?”谢韫问。
“去灯市。”怀安道。
谢韫更迷糊了,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哪里来的灯市?
殊不知,西长安大街,已经被各式各样的灯火照的亮如白昼,沿街的小摊贩卖力的叫卖,各大商铺的花灯争奇斗艳,歌舞百戏、高跷杂耍,好不热闹。大街上人流如织,京城的百姓听说这条街上提前开了灯市,纷纷赶来一看究竟。
孩童们提着街口免费赠送的小花灯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不少年轻男女也在大庭广众之下挽着手四处游逛,俨然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尽管没人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怀安和谢韫手拉着手,漫步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上。
怀安道:“这几年上元节和中秋节,咱们都是一起过的,今年过不成了,所以提前过。”
乡试第三场,恰好在中秋当日,他正关在贡院里遭大罪呢。
谢韫惊讶的问:“可是,你是怎么做到的?!”
怀安笑道:“随便招呼一下,你喜欢吗?”
“喜欢!”谢韫笑靥飞绽。
……
熙熙攘攘的大街中央,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被堵得仅能缓缓移动,最后索性停在路边,前车走下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正是许听澜,被繁华的灯市吸引,想下来走走逛逛。
韩氏也从后车下来,二人便相携逛起了夜市。今日建昌侯家有喜事,两家都去赴宴了,回来便遇到这样一番盛景,颇觉有趣——这才八月初,京城居然办起灯会来了!
沈聿和谢彦开也只好下了车,随机寻访一名百姓:“今天是什么日子?”
“不知道啊。”
“缘何这般热闹?”
“不知道啊。”
总之是一问三不知,两人只好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拖拖踏踏的缀在后头。这个年纪的男人说起话来也无趣的很,不是聊公事,就是聊子女。
“怀安最近还是很安分的,每日读书读到很晚,文章也有长进了。”谢彦开道。
老丈人一旦夸起女婿来,多半是真的不错,沈聿感激的话语刚要出口,便见不远处人群中,有一对年轻男女的背影很是眼熟。
不是怀安和谢韫有是哪个?
谢彦开此时也看见了,两人默契的跟了上去。
谢韫拿着一盏兔儿灯,两人吃小吃、看杂耍、猜灯谜、套圈儿、放焰火,玩的差不多尽兴了,正在闲逛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