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二姐挨着小妹坐着,一直关心的问东问西。
要不是昭君在读大学,估计楚二姐会代父母职,关心昭君的婚姻大事。
几位嫂子以前还有小心思小算计,可现在面对小姑子一点别的算计都没有。
小姑子有本事,即使不读大学,以后在农村也会过得很好。还别说以后注定不会留在农村,面对一位有本事,又极其照顾家里晚辈的小姑子,她们也说不出什么没有良心的话。
只知道尽可能的报答小姑子。
“我累了,先去睡觉。”
“去吧,去吧。明天早上娘不喊你,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你们一个个的都听好,明天来这边,声音轻些,不许大喊大叫。
别吵着君君,谁敢吵着君君,我打断你们的狗腿。”楚母心疼闺女,恶狠狠的瞪着其余的人。
“是。”
能咋办,老佛爷发话,敢不听吗?
早上,睡到日上三竿。
才翻个身,翻完,继续睡。
一直睡到中午,吃午饭才起床,家里只要不农忙,一般都是吃两顿,可也有不同,只要昭君在家里,一天保守三顿。偶尔还有夜宵,昭君会带着侄子侄女外甥们烤肉吃,做烧烤。
刚睡醒还没有醒闷,整个人还有些恍惚,穿着拖鞋,走了出来。
“娘,我饿了。”刚起来,睁开眼睛就喊饿。
堂屋里,楚母立即下炕,“君君,饿了呀,想吃啥,娘给你去做。”
“娘,想吃小龙虾。”她可是知道的,昨晚,家里的小家伙们就说了早上就去给她弄小龙虾。
“好,有,小娟他们早上就去弄小龙虾,回来几路,厨房现在有好多小龙虾。”
因为昭君带动了大家,如今东山村家家户户都会做小龙虾。
…………
一九五九年,夏天。
炎炎夏日,地里已经在开裂,全国好些个省,都出现了干旱。
热热闹闹闹了一年的食堂,因为前期的糟蹋粮食,没有节制的吃喝。
粮食已经快耗尽。
大食堂已经解散。
此时,不是老农也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
从四月到现在滴雨未落。
骄阳似火,比往年的夏日还热。
楚父进城,取回来大包裹。然后赶回家。
去年大炼钢,家里都没有了带铁的物件。家里就一把锁头。
大食堂解散,家家户户做饭都是用陶罐煨饭,煮菜。
老爷子进城先是领口粮,如今都是集体上工。靠着工分换取粮食,收入。
他不用上工,因为户口已经转了出去。
每个月和老伴儿都有固定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