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洪涝灾害,在邻国发生。
几天后,风雨停歇。
四连依然还在休息,大雨过后,四处都是湿哒哒泥糊糊。
昭君在厕所,家里四周的都撒下石灰,还用消毒剂,杀死不少蚊虫。
连河中的水她都不敢用,从年代商店中买水。
那种大桶大桶的水,买回来倒入水缸中。洗澡,烧开水,还自己做饭,都是用这些水。至于从河中挑来的水,全都悄悄倒在屋后。
她担心瘟疫。
五天后,担心成真。
四连有三个人病倒,原来四连有位赤脚医生,以前当兵前在老家跟赤脚医生学过几年。
可三个月前,他早年在战场上受伤嵌入脑袋中的弹片有了松动。被送去京都军区总医院,没有一年半载回不来。
至少要在京都住上一年,因为他的那枚弹片很危险,即使取了出来,也要好好休息,随时准备好……
三人有七岁的小男孩,有三十几岁的老兵,也有第一批到四连的老知青。
症状全都一样,高热不退,剧烈的头痛。
四连连部,连长,指导员,排长,还有几位有威望的老兵,全聚集在连部开会。
“大家各抒己见,说说看,怎么办?”
连长已经接到团部的紧急电话,靠近大江的几个连部已经发生疫情。
四连现在也有三个人病倒,连长,指导员已经有了联想,三个人已经被隔离。
除了隔离,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团部医院不大,近几天已经人满为患,药物也不够,四连的三人送过去也是白送。
“连长,不管怎么样,还是送团部医院吧。他们三个不能等啊,去团部医院总比等死要好。”
出声的是贺峰排长,那个发高热的老兵是他的发小,在战场上没有牺牲,难道要死在瘟疫中不成。
他焦急啊,可除了焦急,他不懂医术,也做不了什么。
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祷,为好友祈祷。
“送过去,可团部医院本来就不大。近几天,已经人满为患。
各种药物,早就没有了库存。万一他们不是瘟疫,去了反而被感染,那怎么办?”
吴连长何尝不想把三人送去医院。
可送去了万一不是瘟疫,反而会被传染。那可就会害了他们。
“我们连里还有没有人懂医的,老吴,咱们马上召集知青们问问。”
除了知青,其余的人都知根知底,不用问。
他们有所有知青的档案,可会不会医术,还得问问。
例如好几个知青家里的父母不是军医就是普通医院的医生。
问问也许,能有什么办法。
“行,这是个办法。小张去通知所有的知青们来晒场开会。”
“是。”通讯员张水池马上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