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却笑呵呵地说道:“爸,我看行!不过老王,你现在业务行吗?发得出工资吗?”
“你瞧不起我?”王波总觉得今天看这小子不顺眼,“我眼光好得很!之前一个领导要出国考察,裁缝做的他不满意,我去青岛买了一套回来领导就特别满意!当时萝卜裤也是!”
“那现在一个月能卖出多少货?”
“……喝酒,喝酒!这不是刚开始吗?”
宋阳笑着喝了一口,搁下杯子就问:“现在就几个人,一个月能做多少套西服?”
“……百来套吧?”王波倔强地说道,“月产值也能有几千块钱了!”
宋阳心想果然,但还是问道:“我之前穿的那套西服,做得出那个款式不?”
“那有什么难?”
“先不管面料,回头你做个款式差不多的。要是我看着行,我可以订500套。”
王波懵了:“你订500套西服干什么?”
宋阳咧嘴笑道:“忘了告诉你,我还做着生意呢,我拿到燕京去帮你卖。”
王波呆了一下,问宋国伟:“他在做生意?”
宋国伟默默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劝不住!”
“衣服裤子,价格加在一起一套不超过60,我就订。试试?”
不超过60,500套就是接近3万块了。
王波没想多久,立刻方脸都笑圆了:“试试!喝酒!”
服装的成本和出厂价,在维方这里,尤其是有宋国伟这行业工人在这,都是通的。
那西服的面料他摸过,一口气500套,要的规模也不算小,成本可以再降低一点。50多块钱,每套有得赚。
最主要的是,有订单,新成立的厂子就能活下去!
……
宋阳了了见王波一面,先埋个伏笔的心思,就跟宋国伟一起在次日回了家。
而路上,宋国伟也终于搞清楚了儿子的想法:王波是个能做成大事的人,等年底赚到了那笔钱,宋阳就会跟王波提出来出资入股扩产能。
随后,他在燕京那边的广告公司,就会专心帮着培育自家的品牌。
至于呢绒厂,宋阳纯把他们做个甲方金主。
产业聚集也有好处,生产成本是能降低的。维方若能在西服这个领域成为名称,在渠道经销为主的此时,只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
呢绒厂兀自在纠结于定哪个名字,甚至做出请文联的文人、画家来品评品牌名和logo这种事。
偏偏这些活动呢,本地媒体还觉得很高端,报道得煞有介事。
之前把改品牌名做成了征集活动,这是很不错的宣传点子。但宣传来宣传去,却只宣传在本地,那又有多大意义?
报道里并没涉及太多深入的内容,但私底下,普罗飞司这个方案得到的品评都差不多:logo挺不错,简洁,明确,方案中的内容很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