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痴没有多言,只道:“施主且去忙,有虎头在就好,待我歇歇脚,便去诵经。”
王福安忙应了下来,走前还不忘祝福侄孙一句:“虎头,好生服侍小师父。”
“哦。”虎头听了,憨憨应道。许是先前嚎得狠了,嗓子已经嘶哑。
王福安听了,脚步顿住,皱眉道:“要是嗓子难受,你也吃杯茶,润润嗓子。”
“哦。”虎头依旧憨憨地应着。
这憨憨傻傻的迟钝模样,看的王福安直头疼,却也没有别的法子,摇着头出去招待吊客去了。
道痴却是看着虎头,摇了摇头。
虎头神情依旧是憨憨的,目光却四下游离,最后落在屋角落里的毛巾架上,上去取了毛巾,擦了一把脸。
道痴的眼中,不由露出笑意。
世人眼中,虎头不过是个可怜虫,烧坏了脑子,脑子里是浆糊;道痴却晓得,虎头并不傻。
慢慢教他,他心里都会记得。
就像老和尚曾告诫他,不要在人前显示他的大力气,他就从没有露出半点异样,即便在生身父母跟前。
有一回,道痴随王福平下山探望王老爹,看到村里的顽童欺负虎头。
四、五个半大少年,将虎头围在中间,推搡取笑。
虎头个头虽壮,可在外人眼中,不过是个不会反抗的傻子。
即便是村长的孙子,只要不让大人晓得,欺负也就欺负了。
虎头又听话,因老和尚叫他不要在人前出力气,他便老实地站着。
看到村长来了,顽童们赶紧四散跑了。
王福平虽说也看到几个顽童围着孙子,可见虎头身上没有什么伤,便也没当一回事。
道痴长着佛面,寡言安静,却不是肯吃亏的性子。虎头这个傻孩子,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何能叫人欺负。
道痴只告诉虎头,即便用出拳力气太重,以后就用巴掌,用左手。
虽说虎头只是个半大孩子,这他左手使不上力气的一巴掌,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没多久,就有两个少年顶着猪头脸,被父母带着过来“兴师问罪”。
在王家人看来,虎头长得虽壮,可性子温润的跟小羊羔似的,若不是被人欺负狠了,哪里会动手打人。
看到憨憨傻傻的虎头,那两家人也觉得理亏,只能哭丧着脸回去。
村里的人这回晓得,傻子到底是傻子,下手没轻没重,要是不想说话漏风,就不要招惹傻子,要不然一个大耳刮子下来,说不定就要掉两个门牙……
新书发布,急需推荐票、收藏,吼吼……劳烦大家点一下吧,万分感谢。,!
r>天气热在厉害,不管是在家停三天,还是停七天,都需要买冰。要不然的话,谁也受不住。
除了州城里,乡下人家谁会预备冰?
就是城里的冰,多是富贵人家自己制的。毕竟湖广不比北地,冬日里挖地窖贮冰,而是用古法制冰。
对于市井百姓来说,舍下几大文吃上一个冰碗都是难得上,谁舍得用冰降暑。
进城的话,就绕不开宗房。
王老爹本是王家家仆,得赐王姓,却是娶亲前就出籍为民。儿孙即便在王家买卖上当差,也签的是用工文书,并不是身契。
换做其他人,一个放出去的老仆,没了就没了;可王老爹向来得宗房另眼相待。
要是到了城里不向宗房报丧,还真说不过去;可既是向旧主家报丧,兄弟子侄出面就有些不恭,只能王福平这个家主走一遭。
家里这边的事情,王福平就暂时交代给王福安。
亲朋好友还罢,道痴可是代表大和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