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看着手中同样被少年塞的包子,想把自己那份递给小女孩,却被对方坚决地拒绝了。
“姐姐你也需要的,”小女孩认真地说,“我知道被抛弃是什么感觉。你要是想要饭,我可以带你去人多的地方。”
苏瑾怔了一下,随即笑了:“我不是被抛弃的,我有师门,也有师兄弟,他只是有事,刚走开了,不过还是谢谢你。”
小女孩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远处走来的孟秋,默默退开了。
“回去吧,”孟秋拎着几包药材走过来,“时候不早了。”
苏瑾点头,跟着师兄往回走。路过水井时,她才现自己浑身沾满了尘土。衣服皱巴巴的,头也乱糟糟的。她不禁失笑,难怪刚才被误认为乞丐了。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孟秋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她一眼。苏瑾跟在后面,脚步轻快。
回去的路上,他们路过了一家茶馆。说书先生正在说一个侠客复仇的故事,台下的听众听得入神。苏瑾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
“。。。这世间的是非对错,哪里有那么简单?”说书先生慢悠悠地说,“但人心却是最简单不过的。善恶分明,是非可辨。。。”
苏瑾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茶馆,继续跟上孟秋的脚步。
路过一个面摊时,香气扑鼻而来。孟秋掏出铜钱,要了两碗阳春面。
“先吃点东西,”他递给苏瑾一碗面,“一夜不吃东西,胃该难受了。”
苏瑾虽然刚才吃了点饼,还吃了一个包子,但依然觉得有些饿,于是接过面,慢慢地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滑入喉咙,她才现自己确实很饿。
“师兄,”她忽然开口,“你说人心到底是什么?”
孟秋愣了一下,摇摇头:“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我答不上来。”
苏瑾低头继续吃面,却又忍不住说:“我以前总觉得天道至公,只要按规矩办事就行。但现在我明白了,规矩是死的,人心才是活的。”
孟秋看着她,没有说话。
吃完面,两人继续往回走。街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市井生活的喧嚣充斥着耳畔。
过了几日,到了秋收时节,村里一片繁忙景象。苏瑾倚在大坪边的木桩上,目光扫过面前热闹的场景。稻浪随风起伏,村民们三三两两忙着脱粒,欢声笑语不断。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香甜气息,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这几日她早已认全了村里的人,从满头白的老者到蹒跚学步的幼童,每个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小心些!”不远处,一位妇人眼疾手快地拉住即将跌倒的孩子,“这儿不是玩的地方。”
孩子撅着嘴,但还是乖乖跑到一旁玩耍去了。苏瑾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村里人的淳朴让她感到温暖。
“二伢子!”一声浑厚的呼唤打断了她的思绪。只见一位须花白的老者,拄着竹杖朝赵无尘走去,“这么多年不见,你怎么一点都没变老啊?”
赵无尘轻抚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老钱,人人都说饮风吃露不长寿,可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