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兀彤大军撤兵,北境危机解除。
大燕和兀彤同时诏告本国臣民,兀彤王将迎娶大燕公主沈娆为王后,两国结为姻亲之好,从此,化干戈为玉帛。
玄武门事件之后,皇帝亲自问过沈娆的意思,可愿做为和亲公主,北嫁兀彤。
其实,早在数年前,兀彤王就曾经指名要三公主沈娆和亲,只是,沈娆不答应。那时,她少年气盛,一心爱慕廖廷,且以往的和亲公主多为宗室女子封为公主,而她本身就是金枝玉叶,心高气傲。
如今,廖廷已死,而且沈娆已经知道,从前种种,不过是一场错付。
更何况,她留在大燕,危机重重。那日,当太后的人突然闯进披星殿,将她强行送往玄武门,交给曹涵;当她被蛮横无礼地套上绞索,一度呼吸困难,绝望地以为将命尽于此;当她被不明真相的人们横加指责,甚至恶意谩骂……她怕极了,也恨极了。
华梓倾能护她一时,却不能护她一世。
与其这样,不如换一种活法。
她从前执迷于小情小爱,活得太累了,如今,她想明白了。
沈娆答得毫不犹豫:“身为一国公主,原就该为天下黎民尽一份责任。若能以一己之身,换两国长久和平,打破眼下的僵局,我愿意和亲!”
皇帝仔细考虑过,其实,兀彤出兵,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劳师动众,国力匮乏。战争,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因此,他想效法唐太宗李世民,以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的做法。
兀彤人并非生性好战,只因国内物资贫乏,才长期骚扰大燕北境。此番,他要让沈娆风光北嫁,除了普通嫁妆,还有兀彤想要的食物种子、医药书籍、手艺精湛的织娘和匠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能安居乐业,谁喜欢天天当强盗?
后来,兀彤王看到了沈娆的陪嫁清单,感激涕零。兀彤使节带来厚礼和兀彤王的亲笔信,说要与大燕从此互通有无,唇齿相依。
北境之危既解,西边一水相隔的邻国,原本勾结流匪,想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下子,也立马偃旗息鼓,变得安分守己。
华尘云彻底剿灭流匪,平定西土,不日便可返京。
大理寺那边公布了廖廷一案的最新进展,说是已经锁定疑凶,很快便能将其缉拿归案。在公主北嫁之前,真相必会大白于天下,给民众一个交待。
只不过,没了人煽动挑拨,又随着部分案情的透露,现在很多人关注凶手的心思已经渐渐地淡了下来。
尤其是女子,当她们得知,公主曾经待廖廷何等一往情深,而廖廷与公主有婚约在身,一面与公主谈情说爱,谋取前程,一面又将青·楼女子充作外室,夜夜缠绵,海誓山盟。她们难免为沈娆不值。
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华梓倾仍有些放心不下,案子突然进展太顺利了,她心里不踏实。
这日,二公主沈娇做东,宴请帝后和沈娆。
沈娇早在几年前出降信顺侯,如今育有一子,已经三岁,十分可爱。沈娆即将北嫁之际,沈娇请大家一聚,日后,再要相聚,便是不易了。
席间,几人闲话家常。沈娇说起,当初,先帝膝下只一位皇长子和两位公主,四皇子出生不久,便不明不白地夭折了。自此,先帝很是忧心,一心盼着能再有皇子降生。
那时,皇后强势,容不得人。私下里,有人说,为何生的是公主就没事,刚好生了位皇子,就保不住呢?后宫众人心底里再疑心皇后,却十分忌惮,不敢言语。就连先帝心中,怕也是有数的。
后来,有了五皇子沈奕白,他一出生就被先帝疼得像眼珠子。现在的太后,当时的淑妃,不知调了多少人手,日夜守着,生怕他再遭了什么不测。
沈娇笑道:“亏了是当时的淑妃,母家权势可畏,方能护得皇上平安长大。”
沈娆垂眸不语,在当时的情况下,母凭子贵,太后这人,从做亏本的买卖。
先帝原本有五个孩子,后来只剩下三个,现在,沈娆也要嫁去兀彤了。姐弟三人今日不议国家大事,只叙手足之情,华梓倾不忍心打断他们,倒是对沈娇的三岁幼子十分喜爱,忍不住拿着糖果去逗弄他。
散席时,沈娇提起董凝柔,她说这位表妹自小要强,又极有主见。她们平时相处倒是不多,不过,如今董凝柔在宫中,怕她想家,沈娇特意备了些东西,托皇帝带给她。其中新做的点心,都是董凝柔从前在家,最爱吃的。
皇帝说“好”:“点心放不得,朕今晚就送去,定不负皇姐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