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和村支书有点不好意思,干笑了两声之后,也不知究竟该表扬郭卫国警惕性高,还是该批评他总能闹出这样的乌龙。老人揣着袖子往边上挪,自己也觉得无辜——这个年轻人在自家后门张望的样子太过鬼鬼祟祟,怎么看都不像好人。
「就是一场误会,要不你们先去我家喝点茶?」总的说来,青田村上至村干部,下到普通村民,大家都还是十分热情好客的。尤其是快到国庆小长假了,村干部也怕游客在网上发布一些避雷贴,会影响到本就不算多的客流。
「谢谢您,但不喝了。」凌岓猜到了村长和村支书的担心,宽慰二人道,「您放心,我们不会在网上乱发的。这次来主要是看看老兵,然后也有点事要问问郭爷爷。」
「哦,你们不会是记者吧?」村支书突然想到这茬,「前阵子宣传部门说会有一批记者过来采访我们这里的老兵,你们不会就是吧?」
「我们是自媒体,但也主要是想帮忙找人。」凌岓本来也打算办完正事以后再多探望几个老兵,把他们的故事整合一下发给关扬写成报导,权当给老兵村做宣传了。
「哦,那你们和老郭先聊。聊完以后可以来村委找我,村里头老兵的情况都不一样,我给你们安排一下。」村长一颗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走之前凑近郭卫国耳朵大声说,「老郭!这几个崽是记者,你好好跟人家说话!」
「啥子?」老人没听清。
「记者!好!好!说!话!」村支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吼,老人这才点了点头。
这座村子虽然不大,整体条件却不错。村子里的路虽窄,却也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窗明几净,郭卫国家也不例外。老人在几年前盖了新的自建房,房子共有四层楼,外表是当初家中孩子们选定的小洋楼样式。
郭卫国的老伴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儿女孙辈平时在别的地方工作,现在这个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吃住都简单,每天锻炼完就在后院里照顾他的蔬菜苗,自己也乐得清闲。
老人端了四杯茶,里面泡的是自家炒的茶叶,抛开刚才的误会不谈,这也是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他坐得板正,等待年轻客人先开口,结果对方先夸了两句,他便忍不住又把自己年轻时的故事讲了一遍。讲到激动处,老战士还不忘把自己得过的功勋章拿出来展示,自豪极了。
耐心听老人把自己的故事说完,年轻来客才讲明意图。阚铭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说清楚后,将太爷爷的家信和一张老照片递给郭卫国,期待对方能想起些什么。
老兵拿着照片翻来覆去地看,几次站起身又坐下,一会儿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一会儿又把自己关进房间半天不出门,就是不说出个定论,叫人干着急。
「来之前我特意查了资料,当年的衡阳保卫战投入了四个师的兵力,统共加起来大概有一点七万人。这么多人,相互之间不认识也正常。」老人还没从房间里出来,阚铭心里急,嘴上却不能催。故此,凌岓先给她打一剂预防针,以防结果不如人意时,她太过失望。
房门被打开,老人终于出来了,可还是没说答案。他换上了自己的老军装,把绿军服整理得一点褶皱都没有,然后又翻出军帽和解放鞋,准备出门去。
「走,我带你们见个人!「老战士一挥手,年轻人便跟着他一起走。
「去哪儿?」
「不知道。」——
跟着老人从村尾走到村头,一路上都没听他多说一句话。走到一户两层楼的自建楼前,郭卫国卯足了劲,一边拍门一边喊,「老夏!老夏在家吗?是我,郭卫国!」
光听他这么喊,姜泠还以为这位「老夏」和郭卫国关系很好,结果看到屋中人开门后一脸不悦的表情,她就不这么认为了。
「叫死哦你!」
开门人也是个祖籍四川的老兵,他比郭卫国只大了三个月。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再到越战,这两人始终在一个部队里,可关系却是时好时坏。前一阵郭卫国借了他的钉钯迟还了几日,两人的关系便又从好战友跌入谷底。
「你那个心眼比针尖尖还小。」老郭头翻了战友一眼,「为了一个破耙子,生气生到现在,大不了我还你一个。」
「前辈,说正事儿…」彭越在一旁好心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