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标叔的中年人哈哈一笑,并不掩饰,风趣答道:&ldo;上回只是意外。&rdo;
展行礼貌地微一欠身:&ldo;原来如此!你们既然认识就好办了!&rdo;说毕上前诚恳地与标叔握手:&ldo;你好你好。&rdo;
标叔一脸的莫名其妙。
林景峰:&ldo;不用理他,说吧。&rdo;
&ldo;坐。&rdo;中年人招呼道,流金堂的掌柜识相走开。展行看了掌柜一眼,知道他充当中介多半得了不少介绍费。
中年人的话题也十分简洁:&ldo;斗鸡台,李家湾,去不去?&rdo;
展行马上倒抽了口冷气。
林景峰捏着手指节,发出轻微的声响,在思考。
标叔端详展行片刻,眯起了眼睛,又望向林景峰。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当下盗墓已经不再如上个世纪般简单;传统盗墓人少,隐秘,使用绳索,洛阳铲等工具,人手挖出盗洞直接行动,有的盗墓贼甚至买下一整块农田种满农作物,夏天挖凿,花上足足数月时间盗取陪葬品逃离。
有的则租下一间房子,打个密道通向墓穴,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自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盗墓行为的打击力度后,时间就成了盗墓贼们必须考虑的最重要一环。
简易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盗墓方式采取集团行动,分工合作,以洛阳铲确定墓穴位置,外加雷管等定向爆破方式,很容易就能达到目的,在警察发现前速战速决,全体撤离。
标叔在从业前便是一名工程爆破专家。
展行从父亲处听到不少关于盗墓的故事,许多年前,盗墓贼通常都是一人或两人结伴行动,有亲戚,也有发小,绝不可能聘请自己不熟悉的人搭手,一防谋财害命,二禁声张。
林景峰很有可能也是受了传统观念影响,独行侠再厉害,挖墓也得靠两只手,远不如人多来得快。
展行好奇地看着他,方才标叔称他作&ldo;林三&rdo;,也就是说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有林老三,也就有某老二,某某老大,他是从哪儿学的盗墓?
林景峰问:&ldo;几个人?&rdo;
标叔比了个手势,四个。
林景峰淡淡道:&ldo;我带一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