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灶同时烹炒,秀珠她们学艺多年,也能独当一面做上一道呈给主子的小菜。
干杂活的人只剩了巧善,她在几个灶膛边来回蹲,她想:管着火候也算大事吧?秀珠姐姐说还有人要来,到时一人守一个灶膛,够清闲的,真好!
忙完主子的饭菜,该她们松快松快了。
王婆子特意多跑一趟后门,把那二两多花了出去,兑回来一小担吃食,有酒有肉,正好替大伙解解烦闷。
晚上这顿吃饱喝足了再散工,比往常要晚一些。
秀珠渐生愧疚,想要多陪一会,又怕晚归会跟吃人的恶鬼撞上,实在为难。
巧善也急,生怕她留在这,耽误家禾取银子办事,催着她家去。
「你一个人留在这,怕不怕?她们都说……」
巧善知道她们在议论什么,耷拉着脑袋摇动,「小英是好人,即便去了那边,也会是个好鬼。我不怕,我要在这等着她来找我。」
秀珠惭愧,小声说:「要不我也留这算了……」
「我听到了锁声,婆婆就要走了。你快跟上去,别落单。」
秀珠又叮嘱一回,这才离开。
巧善把门窗都关了,不着急抽柴,先用大火把锅里的水烧滚,守着鸡蛋篮子蹲了好一会,摸三个摆在碗里,看着有点少,过会又挑出一个绿壳的凑一起。
四季发财,四时平安,四……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呢,弄早了不好。
她丢下鸡蛋不管,拿出一串钱在竹筛里数着玩。
左边三个,右边七个。
左边三个,右边七个。
再来一次。
左边有了九个,右边二十一个。
九就是这么来的。
三三得九
她想起来了,有一年二哥在家反反覆覆读这个九九术。她多问了一句,二哥不耐烦,摔门之前骂她贱婢。
后来大哥告诉她:二哥背不好它,在学堂先挨一顿训斥,隔两日还是背不全,又挨戒尺。先生严苛,他心里不痛快,一时嘴快才这样,叫她不要往心里去。
二哥一直在外读书,没空照看她们,也没空教她们认字。大哥到十五岁才开蒙,散学回来就教她们,他说花一样的钱,多几个人学了更划算,用这话堵了爹娘的嘴。
慧姐儿记性好,大哥教的东西,一学就会。
她呢,要多花些心思在这上边才能记住,有一回耽误了,没赶上给祥哥儿换尿布,娘骂了一句蠢货,叫她别学了。
她就真的没学了。
慧姐儿才是真九岁的那个,人如其名,聪慧灵秀。娘常说老五苗子好,将来能嫁个好人家。
卖人轮不上好苗子,卖蠢货才划算。
火苗窜了一下,她回神,告诫自己:巧善,你不要那样想。这不是慧姐儿的错,她年纪小,同样吃苦耐劳没享过福,被卖出来让老人随意借寿,何其无辜。
何况她来这半年,没吃什么苦,苦的是小英。
那个热心肠的女孩到底做错了什么?
外边突然起了风,有什么倒了下去,发出一声闷响。
她抹掉眼泪,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