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先前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与计谋有关。
被人如此算计,哪怕那人是君上……
撞进一双含笑的黑眸,韩信再度狼狈溃退。
“殿前请封”“不反不告”的连环计能够成立,需要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
君上知他。
【说回正题:提防间谍和安插间谍也是造反的重要知识点!】
【要是遇上秦二这种造反前就给你记小本本的对手,那就认了吧,赢不了就是赢不了。】
【令人害怕。】
嬴云曼代入了一下后人的视角。
哇,秦二可真是个大魔王。
不能在造反前给自己造势,一旦有名声谶语大志向就榜上有名。
真到造反时,身边人就不知道有多少青玉案了。
可如果默默无闻又怎么主导造反?
就算窃取了其他造反势力,怎么保证这个势力里没有青玉案?
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全员武将——全员武将就不能治政,还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再想到“秦二太恐怖了,说不给机会真就是不给机会”。
有点暗爽。
【可惜青玉案最终被秦二编入了监察系统,这个传奇的间谍组织就此终结。】
【终结这词就不好听,明明是一段传奇画上完美的句号。】
【确实,与黑暗同行终将被黑暗同化,后世的间谍组织大都变成了昏君的爪牙。】
【说来奇怪,明明间谍的手段越来越多,可再也没有哪个间谍组织能达到青玉案的高度。】
【因为反间谍手段也在同步提升啊,不像青玉案,那是纯粹的碾压局。】
【这话就错了,就算青玉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你怎么防一个在你还没发迹时就潜伏在你身边的“挚友”?】
【可怕的不是青玉案,是秦二。】
燎原二营的人怔怔地望着天幕。
他们其实已经习惯了黑暗,也做好了永远隐没于黑暗的准备。
刘邦身边能够暴露身份、功成身退的青玉案,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太子额外施恩。
他们是黑暗中最好用的刀。
但他们的结局却不是断刃残兵,而是收刀入鞘。
完美的句号。
………
刘邦极为认可后世的评论。
遇上秦二这种对手,是所有反秦之人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