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山上的山野菜下来了,比往常稍微早了几天。大自然好像有愧于去年蘑菇的减产,今年的山野菜产量喜人,村里的老人都说,上次这样收菜还是在十几年前。
老天爷赏饭吃,全厂忙得没黑天没白天,但也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五一种地,才略微有所缓解。
中午吃饭时,陈秀玲打电话过来。开口便问陈秀丽最近看新闻了没有?
陈秀丽已经连着三天,每天睡觉不超过5个小时,哪里还有时间看新闻。
“最近忙着生产,没看,怎么了?”
陈秀玲在电话另一头给姐姐念了一段新闻原稿:“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省里正在全力建设抚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中国药都;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在申南和抚溪之间,建设一座生态新城。”
陈秀丽放下筷子,微眯着眼,从字里行间体会这条新闻背后的分量。
“姐,你知道基地规划的地方在哪吗?”
申南与抚溪两者相隔不到100公里,既然是在它们之间,陈秀丽很快猜到了,“是不是你们新校区那里?”
“姐,你真的很敏锐,我问过老师,他说不单是我们学校,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也会入驻基地,不过以什么形式,现在还没有定论。”
“这是个好事,尤其是你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来进驻的企业多了,就业就不愁了。”陈秀丽替妹妹高兴。
“不是呀。”陈秀玲发觉这个时候姐姐又不敏锐了,“我毕业还得好几年,而且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得考研读博。”
“知道你得考研考博,那正是时候啊,政策刚刚颁布,到实施,入驻,发展都需要时间,等你毕业的那会儿正是好时候。”
“哎呀!”陈秀玲跺起了脚,“你不要想着我,我看你这两年虽然有加工厂,药材的生意也没停,我给你打电话是提醒你,政府想要打造药都的名片,对药材产业一定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你留点心。”
陈秀丽摇摇头,这几天睡眠不足,她的思考能力处于停顿状态,经陈秀玲提醒,她才醒悟过来。安徽亳州,江西樟树,这些全国有名的药都,早都形成了中药产业集群,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药厂,医药公司。反倒是东北,一直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区域性有影响力的交易产业中心。
这几年除了山野菜,菌类种植,药材也一直是政府扶植的项目之一。抚溪市的地理环境其实特别时候发展中草药,陈秀丽隐隐觉得,倒腾药材要赶上好时候了。
又过了几天,收购接近尾声,陈秀丽开车去申南找林玉琴。
几个月没见,林玉琴当初押车去广州瘦的十斤肉,不仅如数长了回来,还加了不少的利息。
林玉琴穿着运动背心,让陈秀丽帮忙往身上缠保鲜膜,据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减肥方式,可以燃烧脂肪。
“这事在我周围都传炸了,晚上我领你参加一个饭局,听听他们都怎么说。”
林玉琴缠完了肚子和腰,又缠胳膊和大腿,陈秀丽十分怀疑这种减肥方式的作用,“缠着就行,不运动,也不少吃?”
“是啊,今天是第三天,我感觉有用,一会就开始出汗了,运动不也出汗吗?效果一样。”
陈秀丽欲言又止,这两者怎么能一样,减肥无非两条路,管住嘴,迈开腿,偏偏林玉琴哪种都做不到,只好找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