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像这样慢吞吞的人,你们国王的病,就是一千年也不会好。”
众臣说道:
“人生能有多少阳寿?”
“还能活过一千年?”
行者说道:
“他现在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还是个病人,这不就是一千年也还不好?”
众臣愤怒地说道:
“你这和尚,太不懂礼节!”
“怎么敢这样满口胡说!”
行者笑着说:
“不是胡说,你们都听我说道: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
医门的理法极其微妙玄奥,关键是心中要有灵活转变。”
“望闻问切这四件事,缺了一样就不周全:第一要望他的精神气色,是润泽干枯、胖瘦以及起居睡眠;第二要听他声音的清浊,听他真话还是胡言乱语;第三要问病因经历了几天,饮食如何、排便怎样;第四才切脉明白经络,脉象是浮是沉、是表是里是何状况。”
“我若不对他进行望闻问切,他的病这辈子别想能好。”
那两班文武官员中有太医院的官员,一听到这话,对众人称赞道:
“这和尚也说得有道理。”
“就算是神仙看病,也需要望闻问切,正符合神圣的医道功夫。”
众官要依照这话,让近侍传奏道:
“长老要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才可以诊断病症,对症用药。”
那国王睡在龙床上,声声呼唤道:
“让他走!寡人见不得生人面了!”
近侍的出宫来说道:
“那和尚,我王旨意,让你走,他见不得生人面哩。”
行者说道:
“要是见不得生人面啊,我会悬丝诊脉。”
众官暗自高兴道:
“悬丝诊脉,我们只是听说,不曾亲眼见过。再去奏报。”
,!
那近侍的又入宫奏道:
“主公,那孙长老不见主公的面,他会悬丝诊脉。”
国王心中暗想道: